走向视域开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王海锋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灵魂和旗帜。因此,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必然以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先导。2014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可以简要概括为:挖掘理论资源,观照社会现实,推进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发展。学术界在以往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域,在从话语的封闭性走向视域的开放性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社会公正观
理论是时代变革的武器,时代是理论发展和创新的舞台。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中国现实和理论发展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在社会正义的问题上发出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为此,自2013年起,学术界开始挖掘思想资源,在基础理论的层面上思考“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在围绕这一话题发表的学术文章中,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在场性,推动了学术界对此重大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哲学中究竟有没有社会正义思想?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国外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没有专门论述社会正义的专著,也没有对社会正义问题作出阐释,因此马克思思想中并不包含社会正义思想。对此,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倡导在文本研究、基础理论探索及方法论等多个层面作出回应。有学者认为,应该以整体性视域研究马克思哲学。因此认为,马克思有关正义思想的论述包含三个方面:首先,较之于之前政治哲学家的正义理论,马克思更认可人的自由和基本权利,因此强调“个人所有权”原则并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对资本展开了全面批判;其次,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在不同层面和不同位阶上呈现出来的,他更关注的是按劳分配原则和基于“生产”的分配正义以及“结果上的平等”等问题;再次,马克思的正义观是超越“物质所得”意义上的“人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性的精神品格。另有学者提出,任何一种正义观都有其制度前提,马克思的全部批判可归结为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批判揭示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
基于对当下国内外学术界将马克思思想伦理化倾向的反思,有学者指出,马克思的正义论是以共产主义为视角的,正义问题的解决不能基于道德哲学领域,而应基于实践。一些学者强调,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为我们透视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提供了根本的理论立足点,而破解当代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途径就在于改革分配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利益格局,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创造社会阶层流动性,推进社会公正。更有学者从微观层面指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易符合形式正义,但不符合实质正义;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应实现实质正义,即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充分实现社会平等。
学术界关于社会正义的思考,是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理论和观念上的反映。破解社会公正问题,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所谓的正义理论,过度迷信脱离中国现实的“洋教条”,更不能“沉迷于西方学术理论的研究方式”,而应积极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进而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构建与当代中国发展相匹配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
开掘马克思的现实观
哲学是观照现实的人类自我意识,是思想中的时代。马克思思想对现实的观照无处不在,但这种观照向来不是经验的,而是批判的、反思的。因此,开掘马克思的现实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思想、思考当下中国的现实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的现实观植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中,但与其之前的现实观存在本质性的差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对黑格尔现实观的继承和超越。黑格尔现实观的核心之点在于理性与现实的和解,体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逻辑。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剖析,发现了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凸显了独立于思维的现实。在马克思看来,改变现实不是观念意义上的,而是实践意义上的,改变的根本动力是实践层面的革命。这就将马克思的现实观与之前所有理论家、思想家的现实观区分开来,最为重要的是改变现实世界,并由此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有学者提出,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唯物史观的思想核心,因而又构成其历史道路理论的真正基石。在与费尔巴哈和黑格尔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马克思的现实观通过一种双重批判而逐步取得基本定向,并最终获得决定性奠基。马克思现实观的伟大变革意义就在于:它根本不依赖于绝对上帝或神秘的“主客一体”,而完全从感性的—感性活动的—世界本身,来把握现实,来阐述现实的本质性维度。基于此,在对中国道路的理解中,马克思的现实观要求我们要坚决防止其转变为外部反思的抽象原则。这是因为,外部反思实际上是以抹杀和阉割社会的实体性内容与差别为前提的,不可能形成对中国道路的真正理解。只有在对马克思现实观的三重境遇——科学的抽象、具体化的纲领以及对实在主体研究的综合理解中,才能积极开启对“中国道路”之真正现实的理论把握和实践筹划。
对于马克思来说,批判现实并改变现实是其哲学的最终使命。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实质性的内部反思或许才确实有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道路能否真正开辟出人类文明的新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最大程度地挖掘马克思的理论资源并走出思想的迷茫与困顿。
破解当代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实现理论创新,关键是在破解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回顾2014年的学术讨论,以学术研究史的回顾总结为基础,以观照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为契入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路径的探索成为重要议题。概括起来,这一议题集中体现为“破解当代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列学术文章的发表,在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关系、价值哲学的新探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公平正义问题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部门哲学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等问题的讨论中,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创新的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实现中国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处理好与儒学的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化的历程表明,一种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的合法性,是由其是否解决了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来证明的。因此,应该以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关系。回顾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发生关联的社会基础及历史进程,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对儒学思想的吸取和借鉴,但同时也在改造儒学并推动儒学的现代化。
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创新的思考,有学者提出,面向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需要直面新时代的资本与劳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建制,也孕育了新的理论生长点和认识视角。因此,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借鉴西方国家的正反经验,探索“资本与劳动”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构建新时代的社会生活体系,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国学者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学者强调,关键是要形成面向中国问题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范式。从研究状况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似乎是一个破碎的世界,学派林立、新主义层出不穷。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可以共存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可贵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带着解放意图的社会批判理论”,即试图通过对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的诊断和批判,把人从各种奴役和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和个体间的自由联系。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可被理解为“跨领域的唯物主义”,以及“开放包容的全面解放理论”。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表达自己时代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曾指出,不应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来说,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破解当代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佳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国际视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紧扣时代脉搏的世界历史性哲学,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具有辐射全球变迁及其趋势的世界历史眼光。在2014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浙江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国际视野”的主题将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在国际化视野中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学术界基于对世界历史与哲学生存基础相互关系作出的反思。围绕“当代世界历史演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议题,有学者提出,以国际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核心在于理解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关键在于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继续开掘当代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其中包括研究主题、研究路线、研究方式、话语体系等的国际视野。也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实质性”的国际视野。作为“实质性”的国际视野,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找到立脚点:中国问题或者中国道路。围绕“国际视野中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议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在国际视野下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重点是要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对社会主义作出客观的认识。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既需要国际视野,也需要本土情怀,即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因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的意义,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研究。
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具备国际视野,其根本用意在于,在全球化的时代,不能在“封闭的思维”中构建概念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应该在国际化的语境中,在破解当代中国道路的现实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进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正如有学者所强调的,本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问题导向是:基于世界历史的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创造能否为解答世界性的疑问提供体现时代精神的历史观和历史价值观?这正是现实对哲学的提问。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人类走向更加多样的文明形态,需要富有远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面对已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能以依附经典文本解读的学术回归路径来代替对变革时代的现实及其精神的理论探究。面对现代性的多种可能性替代方案的历史诉求,面对中国道路释放的历史独创性的世界意义,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话语的封闭性走向视域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历程表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的时代、国情相结合,才能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彰显其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最具说服力的明证。
正是在推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国际大势,思考中国和人类的命运,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为进一步挖掘和彰显邓小平理论的当代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学术界举行了一系列研讨会,发表一系列文章,围绕“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中国”、“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科学认识邓小平的理论贡献,总结历史经验,并由此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学术界的基本共识。有学者提出,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掀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人,邓小平同志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三次伟大历史变革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新大众哲学》的出版无疑是2014年的代表性事件。正如编著者明确指出的,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准确判断和反映时代的新变化,进行新的哲学的分析;要力图科学思考和回答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问题,赋予新的哲学的概括;要力图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经验,作出新的哲学的概括;还要力图回应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给予新的哲学的评判。《新大众哲学》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从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七个方面围绕时代问题展开哲学诠释,力求将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与阐明,在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进程中,力争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因而,《新大众哲学》一面世即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正如有学者所评价的,《新大众哲学》的出版,向世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探索方面的新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年来广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方面的进展,鼓舞了人民大众踊跃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推进其理论创新的根本。只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最大限度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使其真正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
梳理201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创新”是最“时髦”的概念,如何在深化改革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是最强烈的呼声,在主题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第十一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上,在主题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九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上,以及在国内一些学术刊物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都可以看到学术界对于理论创新的迫切诉求。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学术逻辑相互映照。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持续不断地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我们不仅要挖掘基础理论,更应观照现实,将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置于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文本解释向文本创造转化,从封闭性研究向开放性研究转化,从碎片化研究向体系化研究转化。唯其如此,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正如有学者所提出的,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能拘泥于自我意识范畴中的碎片化叙事方式,人类文明的演化轨迹需要理论建构更加宏大的气魄和更加整体化的哲学思维方式。因此,我们期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开领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风气之先,期待哲学在伸张中国自身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方面给出理性的、价值的承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