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六对关系” 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
郑敬斌
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任务,也是助力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对于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境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无疑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机遇、回应挑战,在辩证把握一系列关系中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真正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
学科建设与学科领航的关系
新时代明确学科定位对于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2005年正式设立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政治站位高远、理论功底扎实的人才,也涌现出大量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恢弘实践的学术成果。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短板依然明显,学科基础还较为薄弱。尤其是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境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注重自身建设、巩固基础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好学科领航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些学科中“失语”、在教材中“失踪”、在论坛上“失声”的困境,面对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难题,新发展阶段下要求我们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进而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征程。
学科规模和学科质量的关系
学科规模是学科发展的体现,但学科质量却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了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设立以来经过建设发展,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而为学科的建设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立足新时代,学科规模已然不再是学科发展的第一需要。相反,学科质量理应成为优质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实现从重规模到重质量的转变,遵循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研创新内在规律,把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一方面,要重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的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建设好人才队伍,才能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因而,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育工作,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另一方面,要提升学术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衡量学科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工作者要及时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优秀的研究成果写在中国大地。
学科扶持与学科自立的关系
一流学科的发展既是学科自身成长的内在逻辑,也是国家和社会需求推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这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扶持。然而,在当前的一流学科建设中,要转变发展思路,在扶持中学会自我成长。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探索学科自身建设成长的规律,在遵循学科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踏踏实实、稳步前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要服务新发展格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科化、学术化和学理化研究和阐释,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道义力量,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以理论的科学性保障学科的合法性。
学科自主与学科借鉴的关系
准确把握并深刻理解自主发展与吸收借鉴的关系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切入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历了从学科专业意识萌芽阶段到学科建立和发展阶段的蜕变,学科体系、学科功能、学科水平不断提升。伴随着马学科的日益强大,目前在学科建设中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自主发展,不再是借鉴式发展。但学科的自主发展,并不代表着闭塞、中庸、为了安全而安全。相反,要在自主中实现融通,在借鉴中促进自主。笔者认为,《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联动发展”,强调“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其指向之一便是如此。可以说,只有坚守立场,在自主中借鉴,在自主中融通,搭建交叉学科的国家级平台,才能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真正做到不忘本来、创新发展。
学科包容与学科边界的关系
学科包容是学科生命张力的彰显,学科边界是学科本质内涵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包容性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包容性,这也是学科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伴随时代的发展、格局的扩大,开放性的大环境使得学科包容性更加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包容主要体现在它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体现在它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但这并不代表学科会包容任何事物、任何知识。基于学科包容的特点,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槽、学科槽太浅,但学科包容不代表学科无序,我们在强调包容的同时,也更加强调学科边界的重要性。学科边界是该学科的特有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应具有清晰的学科边界。学科边界模糊会导致学科质量不高,比如,目前学术研究虽轰轰烈烈,但是研究的重复性较多,研究内容也大多是空话,无法给具体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尽管包容的属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要注重对学科边界的划分,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
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的关系
一流人才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近年来,伴随着必威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一重要阵地。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总数已突破10万人。这充分彰显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强大精英吸纳能力。但在实现人才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如何真正保障学科人才的质量,促使人才队伍由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一方面,要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突出学科责任感。马学科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的本领,积极探索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的学风,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另一方面,要坚定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学科认同感。马学科教师应“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人才质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新时代下要扎实做好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接续奋斗中追逐新未来。
总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要担负起时代使命,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作者系山东大学必威副院长、教授,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