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顾海良
■理论特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专论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真正提升办好高校思政课的信心和信念,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
高校思政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就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在实现“四个正确认识”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深刻阐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总体要求,为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总体要求中,关于高校思政课的建设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问题,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点。
从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的高度,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目标和教学要求的认识,提升“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信心和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中,高校思政课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发挥着理论武装、政治引领、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起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教育的重要作用。“坚持在改进中加强”,重要的是要提高高校思政课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真正提升办好高校思政课的信心和信念,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
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高度,提高高校思政课建设目的和任务的认识,明确“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基本方向和必要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四为”,把党的教育方针同党在现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同未来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确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现实旨向和未来趋势,也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与建设目的和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基本遵循,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形态。在这一理论新形态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根本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确立了治国理政的总体战略、整体方略,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本大计。“五位一体”总布局,凸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在根本上就是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以此形成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全面部署。新发展理念是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纲领和决胜攻略的核心内容,也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和总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本目标,也是其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的根本所在。
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际,根据“四为”的发展方向,要把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三进”工作,作为把握“四为”方向的重点任务,作为“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重点任务。
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高度,拓展和深化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更好地体现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理论需要和学习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要从“四个正确认识”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这“四个正确认识”就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这“四个正确认识”切合了学生成长的理论需要和学习期待,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四个正确认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问题意识”探索的深刻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意识”。一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是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态势,凸显了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等“问题意识”;二是在经济和社会建设领域面对的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产生了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意识”;三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面对的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提出了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意识”;四是在更为广泛的思想文化领域面对的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提出了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等“问题意识”;五是在党的建设中面对的是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提出了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等“问题意识”。
高校思政课多年来增强“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的“问题意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正确认识”的论述,全面地把握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期待。
综合五个方面的“问题意识”和“四个正确认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一是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内容;二是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三是涉及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教学内容;四是涉及大学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教学内容;五是涉及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的教学内容。从这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体系上看,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一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另一方面“必须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活力,以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坚持下去。”这两个“必须”,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怎样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科学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里提出的两个“一定要”和三个“着眼于”,与两个“必须”结为一体,构成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观的基本精神。高校思政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就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在实现“四个正确认识”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顾海良,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