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短波

  • 当前位置: 必威 >> 正文

轻松的大学——警惕后大众化的质量陷阱

发布时间:2018-07-08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轻松的大学——警惕后大众化的质量陷阱

 

邬大光

 

 

不久前教育部召开新时代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一句“快乐的大学”引起了坊间热议,乃至强烈共鸣。“快乐的大学”,更确切地说是“轻松的大学”,一语道破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态,即大学光阴使大学生们太轻松了。从表面上看,“轻松的大学”这一现象出现在大学生身上,反映了大学生似乎在虚度光阴;但从深层次看,实际上折射的是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不高的不满。这种不满,是一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普遍现象: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陷阱”。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高等宣言》,就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危机这个话题。其实早在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时,就注意到了质量问题,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其实是个预警理论。大众化不能只提高了文凭层次,没有实质性提高公民的素质,大众化不能成为低质量的借口。我们要警惕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质量陷阱,否则积重难返。

轻松的大学,“松”的是传统,“松”的是严格,“松”的是严肃,“松”的是底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这是读书人的传统。厦门大学校长陈嘉庚先生将学生和教师宿舍命名为:群贤楼、囊萤楼、映雪楼、勤业楼、笃行楼、博学楼、兼爱楼等,就是将中国读书人的传统融入大学环境当中,希望学子在读书、做人方面都应葆有自己的学人品质。如今,这种传统出现了“断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科举为代表的教育导致一种普遍的社会认知,即教育一旦跃过了某个阶段,就不再需要学习。科举只要考中了,后面就是“学而优则仕”。我国的高等教育明显受此影响,对大学生而言,今日的高考只要考上了,就是天之骄子,就可以轻松度过余生。由于高考的残酷竞争,大学生普遍形成了一种心理期待,即只要通过高考就可以万事大吉。此种心理期待,再加上外界对大学的绩效评价的压力,使得部分大学放弃了本应坚守的质量标准。

致使大学出现如此轻松现象,原因十分复杂,它是市场的、社会的、高校的以及文化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面对“蔓延”的轻松大学,可以诘问我们的高考制度: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高中阶段基本上快被“烤煳”了。进大学后,我们才发现这些学生根本不会自主学习,就像是“放飞自我”的风筝,需要“大学管理”这根线的牵引,否则就在“放飞自我”中迷失方向,如断线的风筝一般停靠在树枝上“沉睡”。

大学的轻松现象,看起来是出现在学生身上,背后遮蔽的是大学的管理问题。绝不应该把大学轻松的责任推到学生和教师身上,不该埋怨大学生和教师是轻松的“制造者”,其实是大学的管理制度和水平“制造”的,大学生只不过成了管理制度的“牺牲品”和“替罪羊”。此种轻松现象应该由大学管理者承担!主要责任在大学,大学外部的相关政策也助长了大学的轻松。

今天出现“轻松的大学”是一个高等教育的系统问题,总体表现为四个缺乏:缺乏敬畏,缺乏严格,缺乏严肃,缺乏底线。大学的神圣和格局明显不够。例如,在当下的大学,几乎看不到早读、出早操。在笔者过去几年参加本科评估的十余所高校中,只看到一所高校有晨读。当下的高校,学校的校园保洁及物业,全部交给了物业公司,几乎看不到大学生参加校园劳动。

大学应该是严格的,历史上的大学是严格的,这是我国大学的历史特征。在萨本栋执掌厦大期间,凡是在开学时不能如期注册的学生,只能下学期注册。大学的管理应该是严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是关爱学生,但不是溺爱。今天的大学,关心学生有余,严格不够,乃至不敢严要求。大学自习时间多,为的是让学生凭大量的自主学习去畅游学海,但他们在没人看管、没人监督下却不会学习,成了离开鞭子就不能转的“陀螺人”。错在学子身上,根在哪儿?根子就在精英教育阶段,即大学处于“卖方市场”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意识到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重要性,而是跟着“感觉走”。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国外教育先进国家在遭遇这种困境时,首先想到的是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尤其是建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严格控制毕业率等。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用不打折扣的严格管理和有效教学,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学会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任,激发内在的对学习的热爱,哪怕就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能虚度。我们的大学,是要用国家的要求,用国际的标准来培养人。

大学应该是严肃的,甚至可以说严肃是一种神圣,是大学独有的“标签”。然而,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大学生似乎已经掌握了若干“学习套路”或“考试技巧”:期末考试,老师会给出复习重点,学校打印店会销售历年考试真题,很多课程每年考试题目变化不大,期末考试“挂科”之后,还有众多“补救”措施,宽松的考试纵容了学生的轻松。即使考试的压力和严肃性在降低,但为了迎合外部的考核指标,也不知从何时起,没有任何质量底线的“清考”形式出现,既成了大学生“挂科的护身符”,也成了大学生毕业的“潜规则”,让大学生更加“肆无忌惮”。放松要求形成了大学的“管理文化”。此外,学生评教导致教师时常给学生成绩“放水”或降低考试难度。

大学的严肃体现在大学的规制上,从表面来看,大学的规制属于制度形式,但在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许多大学的规制成为了大学制度文化。例如:教学文化、教师文化、质量文化等,都是在规制的基础上,逐渐渗透到教学,渗透进教师和学生的血液里。当下的许多大学生迈入大学之前,都是“顺着”养,“惯着”学。进了大学之后,面对轻松的环境,他们自然就选择了轻松的快乐。

针对大学的轻松现象,教育部提出了合理“增负”,其实,“增负”容易,提升质量难。“增负”不是“增量”,而是“提质”。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如果仅仅从量的角度看,其实并不少,甚至过了量,有众多“量”的指标在国际上属于第一或名列前茅。例如:教学周数世界第一,教学时数世界第一,学分数世界第一,课程门数和必修课比例等,都在世界名列前茅。当下解决大学的轻松,不是简单地增量,从改革的角度甚至可以说要“减量”“提质”。实现这一转变,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阵痛的过程。

解决大学生的轻松,有多条路径:既可以建立“宽进严出”的制度,从严格入手;也可以增加学习“负担”,从加压入手;还可以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从“提质”入手。但说到底,还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把握大学使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就是要按照人才的成长规律,规划培养方案和设计教学内容,乃至知识的传播方式;把握大学的使命,就是要把人才培养置于大学的中心地位,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大学生活可以是快乐的,但不能是轻松的,否则很难激发年轻人的潜力。对大学本科生来说,更多学生不知道自己最终可以有多么优秀。大学的责任就是激发出年轻学子的最大潜能。大学对杰出人才的培养,不能是“望天收”。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主要不是看学生的天赋,而是看教育在每一个学生成长中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既是总书记的期待,也是所有人的期待。但是,轻松的大学,难以培养出具有上述品质的人才。没有严格,就没有大学的规范;没有严肃,就没有大学的神圣;放弃了传统,大学就丧失了根;没有底线,就无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改变这一状态,时不我待!

(作者:邬大光,系厦门大学副校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条: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考察组来我校考察必威建设情况 下一条:新时代高校育人新使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