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短波

  • 当前位置: 必威 >> 正文

【文艺】程念:校园一景谢师亭观感

发布时间:2020-06-26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谢师亭

作者:必威 程念

我们武科大的沁湖,是武汉高校中最大的校内湖。面积大约一百多亩,形状与月亮相似,有暗渠与黄家湖相连。沁湖绿道将沁湖分成了两个部分,从沁湖绿道的西侧可以看到一条蜿蜒伸展的木桥,桥的尽头是湖心岛,岛上建有一座亭,这便是谢师亭。《园冶》中写到:“花间隐榭,水际安亭。”亭是园中点睛之物,所以多在视线交接处。

谢师亭依湖而建,亭身轻巧而流畅来到谢师亭,最先入目的是亭前檐柱上黑底金字的对联。“沉静好学潜心默识修身齐家孝达天下,崇实去浮笃力躬行报国为民香涛万里”,檐枋题名为“谢师亭”。因亭底垫有基石,显得地势较高,从远处往湖心岛望去,谢师亭格外瞩目。

亭身为正方形,四方立檐柱。亭身主体木构,檐柱栗壳色涂以清漆。吊挂楣子从上自下涂蓝、红、绿三色的彩绘,花梁头为蓝底祥云绘金色波纹。亭子上架为两圈红木檐樽架瓦顶,亭顶檐垫板内墙绘彩画,角梁描蓝底。亭外顶面雷公柱中心伞状向四面延展成正方结构。四檐向外伸出上翘尖角,似飞鸟展翅,心向蓝天屋面用瓦成弧形,雨季时,常可见雨点自仔角梁稀落,或骤雨连点成线,急促滴下,富有节奏,如书声朗朗。

谢师亭只一个出入口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亭外观景可穿过亭身,显得开畅通透武科大的师生们常坐在亭内的美人靠上,倚栏观景,谈天说地。亭前鹅石小路尽显雅致,更有花草树木环绕,郁郁葱葱。谢师亭整体质朴庄重,又显得典雅清逸彼时身在亭中,湖中雾气扑面而来,湖浪涛音附在耳侧,如沐梵音;远看视野开阔,校园景致尽可入目,别有一番情趣。谢师亭,前方向道,静待来者;后方靠石,绿树环绕;左面观岛,繁花婀娜;右面临湖,鱼戏曲岸

楼庆西曾说:亭者停也,亭者景也,亭者情也,亭者蔽也”。“亭子”最先的含义是“停子”,一个停,就蕴含着它独特的意义,隐喻来者止步,暂为停留。亭子可作游人休憩之地,观赏之景,是一个雨天避雨,晴天乘凉的好地方。“情”与“蔽”却蕴含在亭子的设计理念中,亭子是情感的栖息之地,前人与后来者的思想可跨越时空在此地交流。自古以来,“亭”作为一个精神的承载之物,寄予了多少文人雅士的“情”,又有多少风流人物的双眸掀开了隐景的“蔽”。

中国有四大名亭。醉翁亭为欧阳修题名,他寄情山水美景,写下了广为流传的《醉翁亭记》,吟出了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因《醉翁亭记》,“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陶然亭的亭名取自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最早的陶然亭无亭,是江藻修建的作临时休息之地的敞厅。文人雅士常在此把酒吟诗、流连山水,近代以来不少仁人志士都曾登临此处忧时伤世。长沙岳麓山的爱晚亭,原名“红叶”,又名“爱枫”,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道尽了风流。湖心亭是西湖三岛之一,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记叙了一个狂人在亭中看一场风雅不俗、令人痴迷的雪景的雅事。

亭者停也,亭者景也谢师亭之景,无论星移斗转,春去秋来,皆是武科大人文之情。在谢师亭,你可静看这万千景物的变化,在武科大,你可亲历这厚重历史文化的发展。我将带你共享谢师亭四季之景,共情这一砖一瓦,一树一木。

在谢师亭,你会有日月更迭的催促感。

晨曦破开层云,白昼始现。沁湖跑道随处可见晨练健体的学子,倚边的木椅上也有伴着晨光而读的勤奋学子,新的一天总是充满朝气和斗志。旭日当空,澄碧的水面倒影成镜,白云在水,沁湖的水鸟与鱼相戏。午时的谢师亭逃离了一切喧嚣陷入沉寂中,任时光流转。黄昏,夕阳的余晖倾洒而下,谢师亭的身影变得高大而伟岸,深深地映射在放学而归的学子心上。金波粼粼,连心桥的影子荡漾在水面上与树影缠绵,这段时光静谧而悠长,谢师亭之景凝固成了一幅幅笔墨横姿,色彩缤纷的油画。入画的人却不自知,独自漫步从这一幅画跨进了另一幅画中,冲破了二次元的界限,让这些美景得以展示在三次元的世界。

突然,在沁湖岛沿岸的奇石周围喷涌而上一根根细细水柱,谢师亭四周开启了一场浪漫的雨幕。强劲的水流由下至上逐渐散开,在空中抛洒坠落成一朵朵水花,错落有致。从谢师亭开始,喷泉逐渐环绕了整个沁湖岛,就像巨大的花瓣包裹着花蕊。水雾弥漫,给沁湖岛增添了别样的朦胧美;光影迷幻,洁白的花朵折射出金色的光线,在阳光下耀目至极。

到了夜晚,整个校园开始上演一场灯光盛宴。教学楼的灯光一盏一盏接连亮起,如同黑寂中的灯塔,给我们引导着方向。随后映入眼帘的是,沁湖桥边、岸边、奇石上,都亮起了夜灯。北苑学生宿舍楼的灯光亮起,灯影投映在沁湖斑斓的水面上,绿色的荧光在湖面上随波浪跌宕,像一片流动的萤火虫星河,整个世界变得朦胧了。夜晚的风是肆意的,就像大道上来往穿行的自行车,带动着人的情绪轻巧放脱。同学们结伴从自习室出来,人群散布在教学楼门口,在大道上,在树阴处,在操场,在超市,在宿舍楼口……学校的每个夜晚都是不失烟火气的。在谢师亭,总有稀疏来客,赏这绿树葱茏伴明月,沧浪涛涛戏游鱼。

在谢师亭,你也可领略四时的风光,体会风花雪月的诗境。

最爱春来时的繁荣,春风一渡,万物就复苏了。梨花翩翩起舞,桃花应声绽放,街道两侧的樱花树更是灿烂,放眼望去,就像美人云鬓簪花。沁湖岸汀有柳芽闻声探头,沁湖的水似乎也比平时更活泼些,妆扮了百花的红,树草的绿,浓妆艳抹,和岸边不断撩拨的柳条相争妍。究竟谁是春之至美,莫衷一是。何不在谢师亭开一场沁湖诗会?各院学子整装待发,届时以宇宙万物为题,以诗代酒,直抒胸臆。徜徉在温煦的春风中,听岸边一阵一阵由急到缓的浪声和水鸟的附和声,正是春时好风景!花香袭人,迷醉了师生,午时不如在谢师亭中休憩,体验一回史湘云醉卧芍花丛的雅致趣味,正所谓“红药开时醉一场”。

有时,你会惊叹天气的变化如此之快,前一刻晴空万里,后一秒就乌云滚滚,风雨欲来。天色暗沉,如画家挥墨晕染,未干堪滴,放眼远处,在层层枝叶重影后的教学楼更显得飘渺。湖面雾气腾腾升起,连心桥隐没在雾气中不见全身。岸边路过的师生却行色匆匆,无暇怜惜曲岸边的娇草仙珠。立于谢师亭中,你可以感受到周围的雾气慢慢沁透皮肤,微风轻拂,会有飘然临世之感。疾风骤起,衣衫临风起舞,凡人也会沾染两分仙人的气息。此时此景,吟诵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会有天地之大变化无常,唯我独立的孤傲之姿。

春去秋来,唯夏不可遗忘。你可能忌惮炎热的暑风,但不会想辜负谢师亭前满目的夏荷。正所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荷就是有如此品质,脚底的淤泥淹没不了身上的纯净,越是沦陷越要挣扎。春的温暖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众人眼中长时间的缄默不过是它突破束缚前的沉淀。终于,它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扎根在废墟中,却展现给众人强劲的生命。脚踏碧绿的荷叶船,身着粉白的罗衣裙,荷花随着微风的律动伸展身姿。此时正是毕业之际,谢师亭中香风熏人,学子们换上学士服戴上学士帽,面对镜头,记录下这片晴空白云和接天莲叶。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和老师的祝福,笑靥灿烂,把这一刻美好的时光留下。学生时代已经走过,过去的日子无一不是努力奋进的,今日已成材,未来也会是无限憧憬,如荷花一般绽放吧!

夏日漫长,当然,如果你足够关注时事,断不会忘记每年六月盛大的端午龙舟友谊赛。正如武科大党委副书记孙国胜所说,在沁湖举办端午文化展演活动,是武科大师生共同领会龙舟竞渡、同舟共济,跃浪争先、勇立潮头的龙舟精神,提升武科大学子的凝聚力,激励全校师生发扬龙舟精神和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记忆中还有去年听学长学姐描述的龙舟比赛盛景。只记得一声枪响,划手鼓手舵手齐齐奋力,吆喝声起,船如利剑离弦,破浪而去。鼓声喧天,沁湖湖畔数千师生的呐喊声不断,整个场面热闹起来了。等回过神来,龙舟比赛已趋近结尾。

龙舟赛只是端午文化节的一角,在这天,校园随处可见端午节的艺术。系五彩丝线、谜语竞猜、知识展览,同学们还研究了斗草文化,用大白菊、赤果菊、芦苇等植物编制了各式各样的香囊,互赠师友。沁湖岛上,全校十六个学院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端午文化宣传活动。你可以走过长长的沁湖桥,沿途观赏端午艺术展作品,栩栩如生的剪纸、贴画、手工龙舟吸引同学们驻足观看。谢师亭中,才子佳人们身着汉服,朗诵苏轼的《浣溪沙》,吸引了岛上来者的目光。你方唱罢我登场,节目结束后,亭中的桌子就围满了前来包粽子的学生,大家兴致高昂,互相指点包粽子的技巧。直至日落,端午文化节落幕,人潮才散去。

谢师亭的秋天无疑是最有风情的。都说秋风萧瑟,秋叶零落,秋好像把一切都渲染上了洒脱的气息,谢师亭也不例外。每天清晨,天刚微亮,整个沁湖雾蒙蒙的,只有橘黄色给这个清冷的早晨点缀了一丝明亮。昼夜交替后,地上枯草的白霜贪恋着暴露在阳光前的短暂时光。亭后的湖面上飞来一只水鸟轻盈地落在颓败的荷叶上,低头对着水面细细整理衣襟。一片秋叶落下,搅乱了沉静的水面,恼得鱼儿横冲直撞;不知是谁一句喊叫,惊得芦苇丛里正在觅食的两只水鸟扭头就跑,平静一下子就被打破了。来人在谢师亭前清扫沉积的落叶,秋风总是这么恼人,一夜没来清理,地上就铺满了。扫帚在地上划过时发出“簌簌”的声音,秋日慵懒,此时才露出一束光芒,穿过枫叶照在少年的衣襟上,道一声“早上好!”。邀你来谢师亭共赏旭日,不负美景。秋日就是如此风情!细水长流,云淡风清。

冬至时节,如果你恰巧在武科大校园,那么绝对不要错过有趣的沁湖捕鱼活动。自二零一五年开始,学校统一购买鱼苗在沁湖养殖待到冬至时捕捞,届时邀请全校师生共享佳肴。正是下午放学时刻,你可以拉上三五好友,在谢师亭中驻足观望。远远望去,对面岸边也围满了观看的人。在短暂的安排后,开始收网了。一艘小船已开往湖中,沿着横贯沁湖的网线行驶,协调站立在浅水区中的人。夕阳的余晖落在水波粼粼的湖面上,闪耀着一束束金色的光辉,透过光辉远处的树木只看到黑色的阴影,模糊一团。师生志愿者们在岸上拉着渔网两端的绳子。一声令下,众人奋力向岸边拉动绳子收回渔网。岸边鼓手击鼓助兴,观看的师生们也在呐喊助力,大家紧张而兴奋。终于,收网结束了。看着丰硕的成果,岸上的师生回首相顾而笑,丰收的喜悦如此令人动容,心与心的距离似乎更近了,笑是有感染性的。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更懂感恩。

冬日,去谢师亭看看雪景吧。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出门向沁湖出发。下了一夜的雪,连心桥上白雪皑皑,与湖面、天际合成一色。从桥上远远望去,湖心岛的树都穿上了白色的新衣,脆弱细小的枝干无力支撑太厚的外衣,“啪嗒”、“啪嗒”,一不小心就砸到行人的身上。谢师亭掩在错综的树枝后,青绿色的亭檐上已落满了雪。我站在谢师亭前,默读着亭上的对联,感概万千。“沉静好学潜心默识修身齐家孝达天下,崇实去浮笃力躬行报国为民香涛万里。”这里有个人对自己的内省与期望,有对师恩和校恩的感谢,也有为国为民的伟大志愿,这是景也是情!在谢师亭中环顾校园,心中隐隐有什么东西悄然升起,或许这就是谢师亭的“情”。我想起了程门立雪的杨时,尊师上座的毛泽东同志,便服见师的彭德怀同志……

日月更替,斗转星移,谢师亭一直在校园默默坚守注视。他是一个旁观者,亲历校园的变迁;他是一个记录者,见证了校园师生百态;他更是一个参与者,将历史刻进了自己的身体里。在谢师亭,你会沉沦在这诗与画的天地中,无法自拔。

亭者情也,亭者蔽也。景语皆是情语,一景是情,万景皆是情。谢师亭是武科大2003级采矿工程专业校友谢先启捐建,谢师亭成为建设校园美景的一角,也是校友文化的传承。谢师谢师,顾名思义,谢答师恩,回报学校。谢师亭凝聚着捐建校友对母校的报答之情,寄载着武科大学子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谢师之情,埋在每个学子的心底,深刻却隐秘,萦绕而永不消逝。历年来这里的学生就像游者一样络绎不绝,在武科大短暂求学四五载又匆匆离别。武科大的老师们就像谢师亭一样忠于职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奉献,日复一日的教书育人。“谢师”是思想的传承,饮水而思源,谢师亭道出了校友对母校的思,对尊师的情;也见证了全校师生共同经历的点滴,是武科大人文之情。多少学子在谢师亭感念师恩,又有多少学子离校后回馈母校。这就像是一根时空辗转却不断的纽带,牵扯着武科大无数师生的情愫。往后,更多的武科大学子将继续传承这种精神。

谢师谢师,在谢师亭你可以来一场直言不讳的表白。多少学子步行至此,昂首亭名,默读亭联,心中无一不是在感念师恩,追忆师生情。谢师亭承载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责任和对莘莘学子的期盼,传承了学子们尊师重道和保家卫国的精神。在武科大,我陪你共同见证这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谢师亭,我陪你一同探寻这深厚的谢师之情。

编辑:汪忠杰


上一条:我校申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评审会召开 下一条:必威举行202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