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伟大旗帜 筑牢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8年成果综述

发布时间:2012-10-22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高扬伟大旗帜 筑牢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8年成果综述

科学的理论指导推动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催生科学的理论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2004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8年多来,3000多个日日夜夜,160个课题组,3000多名直接参与者,数万名间接参与者,130多种教材,4000多篇理论文章,7万多教学科研骨干,1500多人次的国情调研,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考察……这些数字记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8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答时代命题,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速之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大,举世罕见。为什么中国能从濒临崩溃的边缘一跃而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中国的社会制度与发展奇迹之间有何关系?中国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如何理解中国的辉煌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不仅仅全党关心、全国关注,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渴望得到解答的。

这是时代给中国的理论工作者提出的重大命题。胡锦涛同志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从启动之初,就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重中之重。8年来,工程组织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制作播出《复兴之路》、《旗帜》等一批电视理论专题片,召开各类专题研讨会100多次,在中央主要报刊发表理论文章4000多篇。这些工作,有力推动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编译经典著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

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基本观点的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工程于2009年底推出了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理论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两部文集编选精当、译文准确,体例新颖、注解翔实,代表了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的最高水平。”

2011年,以两部文集为基础,工程联系实际推出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及其《学习导读》,并组织编写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论文化建设》、《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推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工程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设立了18个子课题进行分类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到工程教材编写、理论宣传和重大课题研究中。

工程咨询委员会认为,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有助于帮助人们做到“四个分清”,使干部群众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好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研究重大问题,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认真解答。

8年来,工程坚持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多角度、跨学科研究,取得一批有理论深度和实际价值的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族宗教问题等基础理论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取得了重要成果。

通过通俗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近年来工程推动理论大众化的一个成功探索。《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读物,直面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通俗理论读物的精彩“连续剧”,连续多年名列“全国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榜首,去年发行量超过400万册。《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很好地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

推进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焕发生机

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工程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

工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为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目前,全国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近600个;中央党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一大批高校成立必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地位,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学科一度弱化的倾向,为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目前,《政治学概论》、《法理学》、《社会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文学理论》、《史学概论》,以及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31种重点教材,均已出版并投入使用。一个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初步形成。

在最近的一次高校思政课教学经验研讨会上,大家反映,高校思政课纳入工程以来,从教材到教学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师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一位长期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新教材的使用,加上思政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结束了思政课教师的‘漂泊’状态,使他们有了‘家’的感觉。”高校思政课一度弱化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加强队伍建设,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高地

通过8年来的积极探索,工程坚持在出成果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学贯中西、勇于创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已经成为培养理论骨干和拔尖人才的重要阵地。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进行了64次集体学习,工程专家先后有26人次担任讲解。工程专家任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有40多位,任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更多。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重点培养的70名理论人才中,有40多位直接参加了工程工作。由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目前共举办46期,培训5000多人。各地普遍开展了研修工作,累计培训7万多人。工程已组织1500多人次进行国情调研,组织工程专家到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考察,邀请几十个国家200多位知名学者来华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工程专家对国情、对世界的了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其成功的实践、丰硕的成果展示了巨大成效,不愧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危机分析 下一条:公方彬:新政治观 创新点与突破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