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启示

发布时间:2014-07-16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启示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这对于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万众一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特别是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历经14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谱写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对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重要贡献,最大限度地凝聚了抗战力量。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践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提出并实施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使中国共产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锻炼。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来实施。经受抗日烽火的洗礼,中国共产党积累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新的丰富经验,形成了正确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成为拥有120余万党员,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完全成熟和巩固的全国性大党,成为领导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核心和决定性力量。广大人民开始更多地把新中国的希望、把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延安,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以及90多年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反复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代表者,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振兴的坚强核心。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解放出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正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这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

二、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积贫积弱的后果。旧中国政治衰败腐朽、经济积贫积弱,特别是武备废弛、军事落后,无力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几个月内即沦入敌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但实力差距使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仅淞沪会战中国守军就伤亡20余万人,1944年豫湘桂战役更是损失兵力近60万人。日本帝国主义践踏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创巨痛深。空前惨烈悲壮的抗战,令人为血肉拼搏而感动,也为军力落后而痛心疾首。

抗日战争能够坚持下来并取得完全胜利,决定这场战争胜负走向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了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尽管武器装备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发挥我党我军巨大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和理论优势,取得了辉煌战果。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人民军队的敌后抗战,形成了独当一面的格局,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彻底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有国防,这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启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英勇奋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为夺取抗战胜利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牢固基础,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侵略、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日本侵略战争的伤痛尚未消去,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场景令人痛彻肺腑。习近平主席指出:“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永远不会搞侵略扩张,但如果有人胆敢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绝对能决战决胜。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决不允许落后挨打的悲剧重演,决不允许任何外敌侵略欺凌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势力打断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三、中国精神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伟大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尽劫波依旧刚健有为的特殊基因,是中华儿女战胜磨难、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以经济、军事弱国打败不可一世的帝国主义强国,从根本上讲,靠的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救国之魂、抗战之魂。

在抗战烽火中,自强不息、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得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新的升华。这突出表现为: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了中国人民的巨大觉醒、空前团结和英勇抗争,激发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和战斗力。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使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化”的东方智慧,获得淋漓尽致的展现。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光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指引抗日战争胜利的军事理论和战略策略,使毛泽东思想进一步丰富完善而达到成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创造和运用了伏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术和战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有力打击了日寇的疯狂侵略,使其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按照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近代以后饱受屈辱、奋起抗争的历史,清醒认识和把握国家安全发展形势,学习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深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熔铸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四、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推进和平发展事业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汇聚最大正能量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高度,把国内和国际形势联系起来,科学统筹,全局谋划,形成了国内国际两条统一战线。

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性决定,经过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三个阶段,经过一系列艰巨复杂的斗争,于1937年9月正式形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苏联、美国、英国等盟国对中国抗战给予了积极支援,苏军烈士血洒中国东北战场,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主义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

实践证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执 笔:刘茂杰 张明仓;来源:《求是》2014/14 )

上一条: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 下一条: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