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的阐释及启示
孙寿涛 朱芳菡
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列宁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和哲学学说、经济学说及社会主义学说并列,作为马克思理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指出,“马克思后来在从事理论写作的同时,毕生都十分注意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问题”。列宁强调,要以辩证的观点来制定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先进阶级只有客观地考虑到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全部总和,……才能据以制定正确的策略。”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集中体现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目前学界对这一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一文本的介绍和解读上,而对文中列宁“斗争策略”思想的探讨少而零散。因此,很有必要系统梳理列宁在此文中提出的“斗争策略”思想,总结这一思想蕴含的辩证方法论特征及其现实启示。
一、科学总结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
20世纪初,“左派”思潮席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刚刚成立的欧洲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逐渐背离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质要求,在若干重大问题上表现出列宁称之为“‘左派’幼稚病”的错误倾向。列宁决心消除这股错误思潮的影响,他总结布尔什维克党和其他国家革命政党的斗争经验,制定和阐明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的科学总结包括:铁的纪律和无条件的集中;正确对待不同形式的妥协;通过工会议会夺取群众阵地;科学处理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巧妙变换一切斗争形式等。列宁对斗争策略的总结,为共产党人的革命事业架起了一座从理论通往实践的桥梁。
(一)铁的纪律和无条件的集中
在长期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中,列宁曾多次公开申明铁的纪律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列宁指出,虽然无产阶级相对于资产阶级的人数较多,但除了组织和纪律,无产阶级没有任何别的武器。他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就必须实行极严格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想要战胜千百万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在复杂激烈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实行铁的纪律和无条件的集中。不严明政治纪律,无产阶级政党就不可能具有战斗力,必然会分崩离析,党的领导和监督也没办法实现。正是依靠铁的纪律和高效有力的无条件集中,布尔什维克党才具备了战胜一切反对势力的力量,一步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既然铁的纪律如此重要,那怎样维持、检验和加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呢?列宁提出了三个普遍性条件:“第一,是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和它对革命的忠诚,是靠它的坚韧不拔、自我牺牲和英雄气概。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第三,是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而最广大的群众根据切身经验也确信其正确。”在列宁看来,这三个条件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坚守纪律所必备的,否则,要在党内真正建立起铁的纪律就是一纸空谈。
列宁以布尔什维克党为例,进一步分析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实行无条件的集中和铁的纪律的原因:一方面,布尔什维克党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走过荆棘丛生的道路,最终成功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革命理论;另一方面,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布尔什维克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斗争经验,汇集了历史上一切先进阶级的斗争技巧、斗争方法和斗争形式。因此,布尔什维克党得以迅速发展。可见,在列宁看来,科学理论指导是党内实现铁的纪律和无条件的集中的基础,实践经验总结是党内实现铁的纪律和无条件的集中的源泉。
(二)正确对待不同形式的妥协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还强调,要正确对待不同形式的妥协。当时,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中的一些“左派”分子盲目自信,加之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反感和憎恨,党内提出“反对一切形式的妥协”的口号,掀起一股“拒绝一切通融和机动政策”的风潮。列宁认为,这一口号和做法,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有害无利的,这些“左派”分子号称自己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却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那到底如何运用辩证法来分析妥协呢?列宁认为,要先分析不同性质的妥协,一种是叛徒的妥协,这种妥协站在无产阶级的对立面,帮助资产阶级来遏制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这是屈服资本家利益、背叛革命理想的妥协,我们要坚决反对;另一种是迫于客观条件但不背弃革命任务和革命理想的妥协,这种合理的妥协不会伤害根本利益,没有忽视机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界限,是一种提升斗争水平的灵活策略。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革命所允许的妥协呢?列宁指出,在妥协问题上,要反对不顾客观条件放弃合法斗争,要坚持革命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将能够争取来的力量变成我们的同盟。他通过通俗的比喻说明合理妥协的必要性,比如,遇到劫匪时交出钱、汽车等物品是妥协,这种妥协不是入伙分赃的妥协,为的正是减少强盗施加的伤害,便于日后捕获、惩罚强盗。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和孟什维克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是一种放弃原则和底线的妥协。对于这种妥协,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毫不退让。列宁通过回顾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深入阐明了进行合理妥协的必要性。布尔什维克党历史上实行过很多成功推动革命事业发展的妥协,将直接攻击的策略和迂回包围的策略相结合,细致耐心地对其他阶层群众进行引导和鼓舞,保存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实力,从而保证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主张对英法德等西方列强暂时妥协,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和平发展的空间,维护了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实行这样的妥协是完全合理的。
(三)通过工会议会夺取群众阵地
“左派”还提出拒绝在工会工作、反对参加资产阶级议会的错误观点,试图仅仅通过直接斗争的形式来实现革命理想。在他们看来,工会和资产阶级议会都是反动的政治机构,共产党人需要创造出全新的、纯洁的政治机构。列宁指出,这种看似非常革命的理论是幼稚可笑的胡说,在严峻的斗争形势下,将合法斗争和不合法斗争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取得斗争的胜利。如果完全拒绝在这两个政治机构中工作,就等于将政党和广大群众隔离开。
正确估计敌我力量之间的差距是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策略的前提。资产阶级议会的势力仍然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必须要在议会这个阵地中战斗,以便获得公开表达自身主张的有效渠道,不失时机地占领引导人民群众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扩大政党的影响。虽然仅仅凭借“拒绝参加议会”等行为标榜自身的革命性是容易的,但是终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列宁以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实践为例,论证合法的工作与不合法的工作配合的必要性。即使身处最恶劣的环境,布尔什维克党仍坚持参加反动议会,将受资本主义荼毒较深的群众解救出来,唤起落后阶层群众的革命觉悟。
工会是全体工人群众利益的代表者与维护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工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人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需要无产阶级政党采取巧妙灵活的方式引导。列宁认为,要科学认识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会的关系,政党需要工会的支持,工会需要政党的引导。如果无产阶级政党失去工会的支持,没有工会工人在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辛苦付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将难以为继。他明确指出:“除了通过工会,通过工会同工人阶级政党的协同动作,无产阶级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从来没有而且也不能有别的发展道路。”“左派”分子以工会的反动色彩为借口放弃工会,就是放弃了广大工人群众,就是在造福机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无论是在夺权之前还是之后,都需要工会来实现对群众的教育和指导。无产阶级政党要学会采取多种斗争手段,逐步“抹去”工会的反动色彩,以确保不会丢失工会这个最大的群众阵地。
(四)科学处理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左派”还提出“是党专政还是阶级专政?是领袖专政(领袖的党)还是群众专政(群众的党)?”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左派”的思想已经陷入极大混乱之中。他们将领袖和群众、政党和阶级完全对立起来,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和领袖一并否定了。列宁在批判“左派”错误观点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阐述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相互关系,主张把领袖和群众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论证无产阶级政党专政的必要性。
列宁指出,众所周知,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群众总是归属于一定的社会阶级。政党和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党总是阶级的政党,政党是阶级中的一部分,更是阶级中最积极、最核心、最能代表阶级利益的一部分,从来没有超阶级的政党。“左派”试图抹杀政党的阶级性,事实上是妄图掩盖政党的资产阶级属性。无产阶级为了使自身组织起来,必须有强有力的政党领导。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政党领导,无异于熄灭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灯塔,无异于将无产阶级革命队伍推向毁灭。
政党的人数众多,成员的思想情况也会有较大差异。对此,列宁强调了革命领袖的作用,提出“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领袖能够高效地组织全体党员投身革命,奋勇前进。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同阶级、政党和群众紧密相连,领袖来自群众,始终植根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意愿和智慧的集中代表。“左派”分子割裂领袖和群众,将群众专政和领袖专政完全对立起来,就是为了分裂无产阶级政党。从根本上说,如果没有领袖的正确组织和领导,群众可能从众志成城变成一盘散沙;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失去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再杰出的领袖也无法施展才能。列宁辩证地看待领袖和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继承,也是对这一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五)巧妙变换一切斗争形式
革命斗争形势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无产阶级政党要不断创造变换新的斗争形式。无产阶级政党既不能执着于旧的斗争形式而不肯因时而变,也不能醉心于新的斗争形式而完全抛弃过去。资产阶级在长期发展中,通过变换手法,在群众中散布资产阶级思想,试图分化和瓦解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唯有巧妙变换斗争形式,才能给予敌人迎头痛击。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特别强调,“就是要掌握一切形式,学会以最快的速度用一种形式去补充另一种形式,用一种形式去代替另一种形式,使我们的策略适应并非由我们的阶级或我们的努力所引起的任何一种形式的更替”。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要想成功,不仅要求无产阶级先锋队抱定为革命牺牲的决心,还要依靠普通劳动群众的普遍觉醒和积极参与。无产阶级政党要尽一切努力把群众争取过来,组建一支庞大的革命军队。这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选择合适的决战时机。当敌人内部发生矛盾,出现了裂痕和摩擦,统治力量出现薄弱环节;加之无产阶级政党和群众的革命热情高涨,革命时机才算成熟。
列宁结合英国的具体情况,就共产党如何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和鼓动工作提供了详细的策略指导。为了真正成为群众革命的领导者,英国共产主义者应该把四个党派合并成统一的共产党,再以合作竞选的益处与工党结成联盟。这样,共产党就能在广大群众中开展宣传和鼓动工作。列宁一再要求,共产党人在进行宣传时,不要以学者的口吻讲述,而应走到群众生活的场所与他们交流,使群众真正了解共产主义的主张。共产党人都应该掌握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和鼓动工作的本领。布尔什维克党在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成功经验。二月革命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掌握了苏维埃政权,由于它们本身的小资产阶级性,不敢把全部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站在了支持临时政府的立场上。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揭露了这种行为的欺骗性,坚持为推动革命而斗争,赢得了大多数工人群众的支持。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与“左派”思潮斗争中运用斗争策略的阐述,基于布尔什维克党丰厚的实践总结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反对“左派”思潮的锐利的思想武器。需要指出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与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策略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表现出来。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策略是一切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的典范,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完美地表现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策略。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同错误思潮作斗争,都有必要熟练地掌握斗争策略这门政治艺术。
二、列宁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采取的斗争策略的科学总结,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鲜活体现。列宁科学总结俄国革命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策略,强调在实践中运用革命辩证法,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在革命事业中根据本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科学掌握和运用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他指出,要赋予策略指南辩证的活的灵魂,以应对不同时期的困难和挑战。
(一)在实践中运用革命辩证法
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革命曾屡遭失败,陷入低潮。列宁鞭辟入里地指出,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脱离实际而仅遵循僵死的理论。他抨击那些自诩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极端分子,打着马克思主义者的旗号,却在革命危急关头只根据自己的情绪,导致革命从一开始就误入歧途。还有很多“左派”分子不能从整体把握科学理论,仅从理论中截取某个观点或者某些词句,将别国革命经验神圣化,致使本国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列宁痛斥“左派”的教条主义倾向,他强调,一定要善于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斗争策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要求策略思想上的统一性,但绝不反对各民族掌握和运用斗争策略的多样性。为了帮助共产党人掌握制定斗争策略的方法论,列宁示范性地分析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必备条件,如:国内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合为革命提供了主体力量,俄国的地理特征为无产阶级政党长期持续战斗提供了环境条件,俄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使国内革命形势免于外部侵扰和破坏。
在实践中运用革命辩证法,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要求,同一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要防止具有灵魂的理论变成没有灵魂的教条。如果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个别词句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地运用在具体实践中,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如果在具体建设实践中脱离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就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各国共产党人都应该从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当时当地的主要情况、主要矛盾、主要特征等,而不是从固定公式中直接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人将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更丰富、更深刻、更直接的实践源泉。
同时,在实践中运用革命辩证法,还要在直接斗争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革命形势。列宁严厉批评“左派”分子不顾客观形势的变化,没有深入分析不同政治团体之间的力量差距,不切实际地盲目推动现阶段革命运动。他强调,共产党人不应将昨天的经验固定在墙上,应该实事求是地科学估计现有条件,变换丰富多样的斗争方法。共产党人要树立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评估革命斗争中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基于具体环境,按照本国特点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共产党人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深深扎根本国土壤,更加清醒地认识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使党的决策和行动既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又不脱离本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特性。共产党人应该学会遵循理论随着每一国情、每一阶段具体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全新的视野开辟通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共产党人面对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时应运用的策略方法论。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提出,在面临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形势时,无产阶级政党一方面必须站稳阶级立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绝不以原则作交易;另一方面必须随机应变,灵活地解决现实问题,革命历史内容如此丰富,要为最出乎意料的变化作好准备。
“左派”的主要特点是持极端的斗争主义,主张采取直接的粗暴模式,一刀切地对待与自身有别的政治力量,致使本来可能成为同盟的人越来越与之远离,严重损害了争取胜利的共同的政治基础。列宁揭露“左派”的幼稚病,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努力创造条件,将革命斗争中的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推动矛盾双方转化后形成新的统一体。在坚持革命原则的基础上,政党要灵活机动地变通斗争策略,尽管这可能会暂时牺牲局部利益,但会使政党拥有新的机遇优势。
列宁指出,历史上,布尔什维克党作出的必要妥协,都是在揆情度理、坚守立场方向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是在自身力量仍然弱小、暗地里敌人渗透于隐蔽角落的情况下,冷静分析当前形势而实施的行为。这不同于背叛组织只顾自身利益的叛变行为,而是根据斗争形势的火候选择不同的斗争方式,是政治性和艺术性在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方面的体现。“左派”不懂得结合不同的斗争形式,特别是在是否暂时妥协、是否参与工会、是否参加资产阶级议会的问题上,全然僵化地放弃斗争阵地。在推进革命事业中,共产党人必须要灵活地判断时机和条件,善于有机结合不同的斗争形式。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只有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革命妥协,最大限度地保存现有骨干力量,才可能争取更大的机会。
列宁认为,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方法论,要求共产党人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坚守和革命实践中的灵活机敏辩证结合起来。国际范围资本主义势力错综复杂,他们的统治手段和破坏行为可能会更加机动和狡猾。更棘手的是无产阶级总是被小手工业者等形形色色的中间阶层包围,小商品生产是滋生资本主义的温床。面对这种不利局势,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建立一整套系统、科学、灵活且行之有效的斗争策略,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选择最有效、最能维护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斗争手段和行动方式。无产阶级政党既要学会勇敢地进攻也要学会适当地退却,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不能为了灵活性而损害原则性,而是灵活地贯彻原则性,不断提升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能力和水平。
(三)从阶级分析方法入手
列宁认为,只要阶级之间的分野依旧存在,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斗争策略就不能脱离阶级分析。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列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剖析无产阶级政党对待群众和敌人的不同态度,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斗争策略指明方向。在他看来,无产阶级政党为了能够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就要实行极严格的集中和铁的纪律,经过严格的实践历练和思想淬炼,通过自我革命锻造力量,处理好与其他阶级的关系,时刻为应对最艰难的情况作好准备,才能在阶级斗争中赢得胜利。
无产阶级政党在进行阶级分析时,要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即争取与进步阶级的合作,联合对抗敌对阶级。为此,无产阶级政党要弄清楚谁是当前要联合的重要力量,谁是要对抗的敌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胜利。“单靠先锋队是不能胜利的”,无产阶级政党要争取最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唤醒和启发思想落后的群众,将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阵营中来。
为了帮助各国共产党人理解争取群众的重要性,列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重点剖析“左派”分子在议会斗争、工会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他指出,工会是资本主义留给社会主义的重要遗产,如果不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让它适应革命和建设的要求,就完全是一种放弃阵地的幼稚幻想。共产党人勇敢地同反动的、反革命的机会主义分子作斗争,实际上就是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为革命胜利提供保障。针对“左派”否定参加议会斗争必要性的错误观点,列宁强调,只有将合法斗争和不合法的斗争结合起来,才能抓住一切机会实现对群众的引导和教育,才能不断扩大无产阶级政党对群众影响的空间。
要真正掌握和学会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除了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外,列宁还将分析、孤立和瓦解敌人作为一项重大举措。他指出,一方面,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顽强地同敌人作斗争,巧妙地利用敌人间的“裂痕”和“冲突”,抓住有利时机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另一方面,要利用工会、议会等阵地揭露敌人的欺骗性,帮助群众认清敌人的真实面目,努力阻止敌人争取到同盟者。总之,无产阶级政党要从关键环节入手,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矢志不渝地争取绝大多数的群众,壮大无产阶级队伍。
三、列宁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思想的现实启示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各国共产党人学习和运用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的科学指南。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时代特征,灵活性、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从加强党的纪律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坚持走中国道路等方面着力推进、不懈探索,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
(一)加强党的纪律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列宁在总结无产阶级政党专政的经验时,深刻揭示党的纪律和集中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多年来在各级党组织中,违反甚至破坏革命纪律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浸染、腐蚀无产阶级意志力的小资产阶级势力依旧没有被消灭,这都会给党的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如果没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就会失去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就会变成一堆无法实现革命理想的散沙。
“严明党的纪律是党的集中统一的重要保证。”严明党的纪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把严明党的纪律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一直注重加强党内法规教育,着力增强纪律教育的实效性,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提高党员恪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作保证,党纪党规就会变成空洞的条文,各项任务就会落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也就无法保证。
坚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推进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和方式把党的意志落实到各个领域,着力提升党的政治引导力、群众组织力、社会感召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抢抓最佳机遇,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统筹协调能力。因此,在新冠病毒疫情突如其来时,在脱贫攻坚面临重大考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发挥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成为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拓前进的最强大的领导力量,成为创造中国奇迹的核心密码。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要吸取一百年前列宁治疗“左派”幼稚病的经验,在党内坚持实行铁的纪律和无条件的集中,加强对党的建设的科学研究,掌握和运用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一方面,党要提升行动执行力,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在严肃纪律中锤炼作风,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使全党始终保持严谨的作风。我们要打造具有严密组织和严明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筑牢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政治认同和情感支持的牢固防线。另一方面,党要坚持不懈地强化理论武装,找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肃清党内松散、懈怠的歪风邪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解决问题的耐力,广泛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真正成为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定海神针。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
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列宁批判“左派”在党和群众之间筑起高墙的幼稚病,指出共产党人应当是“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将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作为党的生命线,“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者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使党的政策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这是中国共产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奥秘所在。
历史上,我们曾将党群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良好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不管党的政治路线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发生怎样的改变,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最牢固的根基,这永远不能被遗忘。无论是国家大政方针的部署,还是群众牵肠挂肚的小事,都要落细落实,以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温暖,着力使党心民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始终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大提升。历史经验表明,只要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社会主义事业就能无往不胜。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群关系,还必须处理好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这意味着,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始终要将群众放在心上。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需要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意志,碰到困难不退缩,不断优化完善为群众办实事的流程环节,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千方百计成就人民群众的舒心事暖心事。党员干部不能机械地将“党教育和引导群众”理解为仅仅给群众送钱送物,而要积极宣传阐释党的方针政策,将工作部署和工作实效向人民群众公开化、透明化,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同时,党员干部还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新期待,深入群众中探寻民生问题的最优解,对照人民群众的意见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打通、消除百姓关心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党员干部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意愿,支持其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使党对群众的动员转变为群众觉悟的提升,将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走中国道路
列宁指出,“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还存在(这些差别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要保持很久很久),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这在目前是荒唐的幻想)”。基于此,无产阶级政党在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要结合各国国情的特点,探索和寻求重大革命事件的转折点,以便适时作出引导。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辩证法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看待中国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参照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的经验,掌握和运用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充分考虑本民族具体的、历史的条件,实事求是地制定党的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列宁在反对“左派”幼稚病中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鲜明地提出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革命辩证法,这至今对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正确判断当前形势,适时调整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辩证地分析不同阶段的环境条件,以敏锐的战略眼光,使党的策略及时适应环境变化,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邓小平勇于冲破僵化教条的体制束缚。他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强调运用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使党和国家的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向世界表明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推动改革开放之路不断与时俱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依靠改革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只有扩大开放才能激活经济发展的动力。
坚持唯物辩证法走中国道路,就是我国按照所处的历史时代,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与国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凝聚着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深植国情的最佳选择,是笃行务实的奋进之路。总之,在列宁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新的伟大实践中要制定科学的斗争策略,在把握时代脉搏中更好地应对历史变化,昂首阔步走好国家发展进步的现代化道路。
在反对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问题上,列宁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他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诠释出精湛的斗争艺术,形成了丰富的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思想,这一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策略论推向一个新阶段。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的阐述和分析,为各国成立不久的无产阶级政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列宁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思想中内蕴的方法论特征,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重视掌握和运用斗争策略,一方面,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要将基本原则贯彻到底,不忘革命宗旨和理想;另一方面,政治任务要以本民族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为依据,对突发的、出乎意料的情况要随机应变。在运用这些斗争策略上,不能照搬教条,要时刻以所处的时代特征和政党的基本条件为前提,使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与客观历史条件相适应,不断提高斗争本领。
(作者简介:孙寿涛,南开大学必威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芳菡,南开大学必威博士研究生)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