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和坚持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 苑秀丽 当前,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受到了一些人的歪曲甚至否定。有人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称为“过时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观;有人将共产主义称为是“空想”、是“乌托邦”;有人认为,什么社会主义根本说不清楚,我们应当关注这些错误的认识,予以辨析批驳,阐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树立和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坚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1.反对“空想论”,捍卫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 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的理解的典型错误是“乌托邦论”或者“空想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没有明确讲什么是社会主义,他们的理论缺乏实践基础,他们只是借助思辨和逻辑,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作了预测和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怎样建成这样的社会,只是一种推测、空想。 这种错误认识否定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不是主观设计、推测,更不是凭空设想的社会理想,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客观概括,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马克思在1843年9月写给卢格的信中就提出,他不主张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我们不是教条地以新原理面向世界:真理在这里,下跪吧!我们是从世界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马克思在深入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揭示了未来社会实现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从而使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从构建一种新社会的幻想,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考察和科学概括基础上,“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阐明资本主义所有制越来越不能驾驭以社会化生产为特征的生产力,社会化生产最终走向生产的社会占有,从而导致商品生产的消亡,导致阶级和国家的消亡。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不是马克思凭空提出来的,它依据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当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之时,也就揭示了人类的共产主义崇高目标。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社会矛盾首先是社会基本矛盾合乎规律地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如前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把社会发展中的这种必然联系称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人类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生产力总有一天会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唯有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适合它的状况。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存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中。在唯物史观产生之前,人们对这个规律基本上是没有认识的,即使谈到‘大同世界’,那也只是空想的臆测。唯物史观产生以后,由于人们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来认识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从而对共产主义追求才真正变得科学、理性、现实。” 列宁在19世纪初批判自由民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时阐述和肯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性。自由民粹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工人中广泛传播,不是因为它具有科学性,而是因为它答应给工人们美好的“未来的远景”。列宁指出,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才极详细地描绘未来的社会,想以这种制度的美景吸引人类,而马克思靠的是科学地分析现代资产阶级制度,说明在这个制度下剥削的必然性,探讨这个制度的发展规律,研究它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学说正是在它抛弃了关于合乎人的本性的社会条件的议论,而着手唯物主义地分析现代社会关系并说明现在剥削制度的必然性的时候取得成就的”。 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与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反对简单对照现实状况从而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否定。我们也不能因为现实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就认为共产主义很渺茫,就认为它是空想。“尽管共产主义离开我们当前是那么遥远,尽管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共产主义决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它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共产主义是从现实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要求人们对它的信仰,而是它以自身的科学性赢得了人们对它的真诚信仰与自觉捍卫。 2.反对“现实实践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认同。 一些人从人类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论断出发否定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他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中界定社会主义,而不是立足当前的现实实践界定社会主义,是一种从理论、从原则出发的僵化的、教条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观。马克思的传统社会主义观脱离中国实际,社会主义存在于实践当中,而实践又是不断发展变动的,因此,无法界定什么社会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不可能有一个完备的定义。社会主义只能从现实实践中去体会,从原则上阐述社会主义毫无意义。这种错误观点可以称之为“现实实践论”。这种观点实际上否认了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否认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规定。这种否定具有极大危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讲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有人想否定某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它是空想,或说它过时了。打着理论创新的旗号,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成为一种时髦。这是十分危险的,会毁灭整个马克思主义。” 以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来否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否定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错误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不例外,它们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原则使它们成为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而且,现实的实践就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么?这些人眼中的实践是什么呢?没有任何方向、目标?社会主义实践中是可以不用理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不用理会社会分配是按资分配还是按需分配,不用理会社会发展是实现少数人的发展还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么?社会发展必然要做出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选择的。 可以看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存在方向选择的,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方向之争一度非常尖锐。中国应该向什么方向去?改革应该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标?成为各种力量各种思潮分歧争论的焦点。有的人全面否定改革开放,认为应该回到过去;有的人贬低、诋毁马克思主义,把改革的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中国全盘西化;有的人攻击中国共产党、虚无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改革的方向之争暴露了一些人的思想混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尖锐的争论呢?若现实社会实践是无方向的、自行发展的,为什么不同的思想都想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呢?它必然是有方向的。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到底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呢?习近平明确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漫长征途中,必须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同当前实践的统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灵活的实践策略的辩证统一,共产主义才能最终实现。 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曾经犯过片面追求理想而超越阶段的错误,教训是深刻的、沉痛的,但是当前否定、抛弃共产主义理想和最终目标对社会主义事业同样是危险的。什么是社会主义,一个社会将走向哪里是必须在思想中认识清楚、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原则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是有着确定目标的发展,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走向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发展,是为了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在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科学地理解和践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一个保证现实社会主义走向最终成功的根本性的问题。 3.反对“割裂论”,捍卫马克思主义。 一些人制造“两个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对立。他们往往以否定马克思主义某些原理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说马克思主义这个原理错了、那个原理过时了,甚至宣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他们认为,之所以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因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固守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制度或体制特征,脱离了实践,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不能回答和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不管用了;只有现代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种观点架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割断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闭僵化的老路子、也不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对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来不得丝毫的犹疑、动摇和马虎。那么,我们的旗帜是抛掉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不是。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这种“割裂论”常常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建设方式方法来否定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比如,中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被一些人认为是否定了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这反映出这些人并没有科学理解这一政策的初衷与原则。实际上,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因为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还有存在的土壤,还能发挥积极作用,处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需要利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还始终将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以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不改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必将不会存在。 习近平同志坚决反对这种割裂,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告诫。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仍然艰巨,任重道远。我们正处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阶段。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坚定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又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习近平的一系列旗帜鲜明的话语有力地回应了“割裂论”的错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同时要坚持正确的基本立场,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坚决,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 4.反对“信仰虚无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但是,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里,也有的人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也有人认为,讲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左”的、不合时宜的。不需要什么理想、信念,不用管什么发展道路,不用区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就行了。这些认识否认了信仰及其作用,可以称之为“信仰虚无论”。 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信仰虚无论”的危害,他严正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了。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共产党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引导社会主义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理想渺茫、信仰动摇的“虚无论”,究其根本“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这个论断就指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是奠定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历史观的基础。马克思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实现。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确,在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攻面前,如果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错误思潮的影响,在实践中自发地往资本主义化方向走。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同时,又指出这“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但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并不等于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共产主义理想也是一个在实践中践行的过程。共产党人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当前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种种歪曲、肢解与否定,暴露出对经典著作的忽视,这种忽视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的偏颇,导致实践活动中的偏差。有学者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思想理论领域呈现十分活跃、十分复杂的状态。一些错误思潮往往采取折中主义的、混合主义的手法,提出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观点,歪曲、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混淆视听。面对多种思潮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只有研读原著,才能正本清源,与各种错误观点划清思想界限。”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其它错误的思想理论必然会大行其道。这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相当危险的。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才能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种种错误理解有辨别能力、抵御能力。 习近平肯定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才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谱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篇章的新时期,我们要阅读原著、运用原著,增强对种种错误理解的辨别能力、抵御能力,同时,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教条化理解,更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