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广角

  • 当前位置: 必威 >> 正文

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发布时间:2018-12-25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新时代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新的宣言书和动员令。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约请9位同志围绕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谈学习体会。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原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教授韩庆祥

  万山磅礴,总有主峰;大江东去,总有潮头。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首要根本经验。40年沧桑巨变,中国创造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东方奇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壮阔的征程,需要领航的力量。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被侮辱、被宰割的悲惨境地。“中国积弱,至今极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皆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到40年前开启改革开放大幕,再到新时代实现新飞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时代的激流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航道,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这些结论,充分说明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一是在思想上,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政党,是一个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政党,是一个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是一个使其执政既符合规律性又富有创造性的政党。二是在政治上,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坚定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在行动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既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又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目标越宏伟,任务越艰巨,挑战越严峻,就越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无论是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必然会遭遇诸多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作为伟大斗争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障。唯有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使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我们才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郝立新

  改革开放40年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40年,也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40年。40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原则和价值取向,带领人民群众一道披荆斩棘,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奇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曾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群众队伍里蕴藏着创造历史的实践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封闭落后不是社会主义。面对人民群众长期生活贫困的现实境遇,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果断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告别物质短缺的历史境遇,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样性广泛性和高质量,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整体协调,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更有获得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决心不能动摇、勇气不能减弱,我们要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40年来,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指引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

  在坚持和发展的有机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40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推进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集中体现、最新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在回答时代新课题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时代课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这一伟大思想,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立足中国实际,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在发生变化,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想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天津大学必威院长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颜晓峰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发展、完善的40年,中国道路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的根本成就。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不动摇、不偏离、不变道,是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宝贵经验,旗帜鲜明、意志坚定,表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道路指引、航程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矢志不渝、艰辛探索出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民利益、经过实践证明的道路,是40年来“三个伟大飞跃”的根本原因。这条道路,基础坚实、前景广阔,深得党心民心,不因领导人的更替而变换,不因来自不同方向的干扰而放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就是要志不改、道不变,咬定青山不放松。来之不易的成果,必须倍加珍惜;实践检验的真理,必须虔诚遵循;党和人民的共识,必须坚定维护。新时代新目标,何以继续跋山涉水、战胜风险挑战、创造美好未来?唯有坚持正确道路。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战略抉择。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在中国大地上。他人的经验,可以知晓借鉴,但无需顶礼膜拜。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和具体道路,则要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搞变通的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独特样式。40年的历史证明,走自己的路,走出了海阔天空,走出了小康富裕,走出了中国新貌。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就是要继续走自己的路,走与科学社会主义相贯通、与人类文明进步相融汇的路。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完善制度要落实到推进治理上,推进治理要有利于完善制度。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就是要在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上,把这一总目标作为根本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这就要求改革既要勇涉“深水区”,又要防止跌入“深陷阱”。决不能以改革之名,将党和国家安身立命的根基改没了,将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依托改丢了,将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的法宝改错了。

40年奋进不止,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有科学理论的正确引领,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历史积累的宝贵经验,有持续增长的强大实力,有人民的鼎力支持,中华民族在前进道路上必定会成功渡过激流险滩、闯过难关险隘,实现伟大复兴。

  

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沈壮海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是40年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也是新时代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核心要义。制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有力保证,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上的凯歌前行。

  在新时代,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必须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定力。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将世人眼中一系列的“不可能”转变为“可能”、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人间奇迹。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绘就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正在于我们始终坚持牢牢“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明确阐述了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的一系列基本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首要前提就是保持定力,在坚持这些基本制度上毫不动摇。

  在新时代,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关键是我们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制度优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唯有顺应时代潮流、因应人民期盼,不断创新发展,制度优势才能有效发挥、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40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展现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我们在不断创新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用制度创新激起和保障了创造活力的竞相迸发、创造源泉的充分涌流。当前,我们正处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正处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

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是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作为我国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顺应了历史潮流,把握了时代主题,适应了人民要求,使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最宝贵经验之一,是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险阻,全面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改革开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核心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还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同时,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挑战,不确定因素增加。无论是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解决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效率,以发展促进稳定,以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条件。

  

必须坚持扩大开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宣示了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中的智慧。

40年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对外开放呈现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我国通过对外开放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对外开放加强了我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融合,有效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更加公平开放透明,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形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日趋完善,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国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位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与动力源,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40年来,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创造了中国奇迹。展望未来,只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才能继续赢得发展主动权。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坚持扩大开放是必然选择。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开放才能赢得未来。当前,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但挑战孕育着机遇,我们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只要我们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共同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这8点主张,既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也体现了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理念的创新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引领历史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郭建宁

  打铁必须自身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严管党治党,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既是对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说到底就是勇于创新、增强活力的历史。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形势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只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和创造活力,增强全党执政本领,才能更好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必须清醒看到,党员队伍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政治功能弱化,一些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经受住“四大考验”、防止“四种危险”,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和强大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纪律严、规矩严,党才有战斗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只有进一步把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党坚强有力。同时,提高党的战斗力必须落实制度保障。现在,我们党已经形成了一套包括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的制度体系,关键是在实践中落实,同时进一步完善健全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

  

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事实证明,这条宝贵经验是事关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前提性、基础性、普遍性和全局性经验。

  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保证了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从而保证了改革进程富有成效地开展。具体来说,我们改革的方法在于:一是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创造了既有集中统一又充分调动每个人积极性和能动性的生动局面,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社会稳定有序的前提下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在整体上有规划、有战略,在局部上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不仅让改革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而且能够让改革目标在实践中落地。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这样既能够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又能扭住目标把改革推进到底。四是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各地区各方面差异大,问题错综复杂,通过局部试点取得经验之后再推广,会少走许多弯路。

  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唯物辩证法,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善于在复杂形势下分析问题、抓主要矛盾,这样才能够扭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要了解问题和矛盾之所在,就要深入调查研究,同时要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在多样性探索中摸索出正确的改革路径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制定目标和狠抓落实结合起来。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在推进改革中,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走得更有成效。

  

来源:《求是》2018/24


上一条: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一条: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