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何毅亭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前往腾冲和顺古镇的艾思奇纪念馆参观,高度赞扬艾思奇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的突出贡献,他明确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勇担历史使命、承继优良传统、高扬思想旗帜、努力走在前列。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方式普及科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认同和信仰、掌握和运用,进而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都立足人民、关乎大众,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本质规定。主动贴近大众、服务大众、依靠大众,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只有大众化才能实现其孜孜以求的人类解放的崇高目标。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不同于以往为特定阶级服务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创立的理论。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描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展开的真实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确认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正是以人民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和理论最高峰。正是基于人民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真切地关心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疾苦,以最公正无私的科学态度揭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尖锐对立的事实,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自由、平等、正义的抽象性与虚伪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应当也必然要使自身为人民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使人民在它的指导下赢得改造世界的最终解放。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只有大众化才能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功能。马克思曾形象地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品格:“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哲学家总是满足于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自己的哲学不仅要揭开历史之谜,更要唤起人民改变世界的历史实践,因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诚然,理论本身并不能直接改变世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只有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只有人民明确意识到自身的阶级地位与历史使命,人民才能自觉地创造自身解放的条件,使自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理论,只有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身的思想力量,只有在人民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中,才会得到自身价值的真正实现。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只有大众化才能永葆其无穷的生机活力和创新能力。同那些“用头脑立于世界”的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是“用双脚扎根大地”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也就是说,理论不是独立于时代与现实生活过程的精神创造,那些在人民生活之外创造出来的所谓绝对真理体系一定会在时代与实践的进展中崩塌。任何理论要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必须根据时代与实践的进展,在开放中回应人们现实的需要与关切,把人民“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表达出来。马克思主义是对人民大众改变自身命运的现实诉求的理论回应,它创立以来始终保持与人民历史实践的本质性关联,指导人民的革命与斗争实践,使自身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也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理论,正是在与人民大众具体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的研究探索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活力、解释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历史创造和优良传统。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心聚魂,党的理论才不断转化为党和人民不断胜利奋进的历史实践。
二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实践品格和崇高追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大众化,也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正是在这个重大课题的探索上,艾思奇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示范和历史启迪。
艾思奇在青年时期即出版了《大众哲学》《思想方法论》《哲学与生活》等多本通俗读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书本引向生活、从深奥引向通俗,架起了沟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桥梁,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绚丽的东方曙光。尤其是他所撰写的《大众哲学》一书,深刻阐明了革命与哲学的辩证关系,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1935年李公朴在这本书的编者序中写道:“这本书是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的气力就能够接受。这种写法,在目前出版界中还是仅有的贡献。”《大众哲学》自1936年1月首次出版到1948年12月,十余年间印行达32次之多,发行上百万册,教育和激励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人在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岁月中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从延安时期开始,艾思奇投入到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之中。1948年到1966年,艾思奇在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任教,先后担任哲学教研室主任和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在这一段岁月中,他忘我工作、口传身授,在校内外讲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宣讲马克思主义。艾思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本系统完整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成为各级党校、干部学校和高等院校哲学教员讲课和学员学习的重要教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艾思奇的卓越工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生动范本,也为党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武装工作树立了值得学习的标杆。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光辉典范,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至关重要。
坚持人民中心、服务大众的立场。艾思奇在修订《大众哲学》时曾明确地说:“写作这本《大众哲学》,就是想在中国人民的文化、思想斗争方面尽一点小小的力量。”可以看到,艾思奇的写作和教学始终凸显着以人民为中心、为大众写华章的坚定价值导向,他总是紧紧地盯着那些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运用中国人特别是普通群众熟悉的语言和事例,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理论。无论是在《申报》《读书生活》《生活学校》工作的上海时期,还是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延安时期,时刻关注人民大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答人民大众的现实困惑始终摆在艾思奇日常工作的突出位置,他的《大众哲学》《民族解放与哲学》《哲学与生活》等著作就是在“答读者问”的过程中写作完成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统一。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要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为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通俗化,而必须在内容上也要与时代、与中国的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统一中完整地展现马克思主义能够科学回答和正确解决中国问题的真理本质、理论光芒和话语力量。我们看到,在艾思奇的整个理论生涯中,他始终注重从中国人民关心的重大时代问题出发来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始终注重在直面和回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当时中国最重大的时代课题中来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真挚真切、生动深刻地回应了人民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关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切。在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中,艾思奇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启示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在高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前提下,着眼并着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中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元气充沛、神清目爽、基础充实。
坚持通俗化道路,创新方式方法,改进话语体系。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所掌握,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通俗化解读。正如列宁所经典概括的:“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通俗化,意味着既要使高深的理论变得简单、具体,又要避免任何理论上的误差与扭曲。艾思奇深知这一工作的高难度,更明了这一工作的大格局。他主动放弃了“专门研究者”的姿态,抛弃了学究气的语言与表达,转而从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例出发,用比喻、类比和讲故事的方法,用人民群众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思想、基本观点。无论写作还是教学,艾思奇都十分注重语言表达的通俗易懂、事例列举的生动形象、道理阐发的深入浅出。正是如此的大众化坚持与努力,有效地消除了普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神秘感,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可亲可爱可信的理论,从而极大地激发了普通大众的情感共鸣与学习兴趣,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三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当今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风险挑战,我们更加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的理论指导,更加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需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大众化的前提,是理论必须回应时代问题、与人民的历史实践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是对时代之问的深入回答,是对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全局性变化的系统性应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伟力,已经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得到充分证明。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也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善于引用阐发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来解读今天的事物,而且善于吸收和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讲明白深刻的大道理,能够引起群众的共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高超的胆识、坚定的意志,强烈的问题意识、真切的个人经历等素材十分丰富,为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心任务是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目标,面向基层群众、面向实际生活,努力构建接地气、有生气、富有吸引力的大众话语体系,架起科学理论通向人民大众的桥梁,提升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从而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真正彻底的理论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必定能说服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核心价值,蕴含着鲜明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在理论内容上,就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意愿、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使这一思想深深根植于人民之中;在理论表达方式上,就要自觉地将学术话语、政治话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话语,充分运用各种新的宣传手段和平台,使理论宣传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易于入耳、入脑、入心,让人民群众能看、想看、爱看,使这一思想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在实践维度上,就要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以实际举措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抓住抓好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和广大青年这个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对象是全体人民,必须深入基层、面向群众,组织开展分众化、对象化的理论宣传普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在工作中,尤其要抓好对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的理论教育和宣传普及。
党员干部是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对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和日常自学的督促,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切入点。党员干部自觉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锤炼理论品格,对普通群众会形成明显的示范效应;党员干部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身能力,可以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以工作实效增强科学理论的感召力。
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以正确思想引领青年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高度重视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任务。他们只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才能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最有活力和最具创造性的力量。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打造高质量的理论人才队伍。正如毛泽东所精辟指出的:“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必须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学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艾思奇故居时指出:“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这既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承担起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重任寄予厚望,也提出了明确的导向: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必须是心怀人民、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传的事业之中;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必须是理论功底扎实、知识广博和切实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能够努力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的实践逻辑;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必须是贴近群众、走进群众、具有良好表达能力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深刻的中国理论,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红旗文稿》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