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坚持中国道路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是经实践一再成功证明了的重大命题。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精准把握党的百年奋斗所总结出的这一宝贵经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知工具。
●在坚持中国道路的实践中,从空间维度把握,其实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时间维度把握,是变和不变的统一;从内涵结构上看,是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科学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坚持独立自主宣示了我们党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的主张。而独立自主的根本表现,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决议》指出:“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坚持中国道路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是经实践一再成功证明了的重大命题。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精准把握党的百年奋斗所总结出的这一宝贵经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知工具。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矛盾存在的绝对性,导致了矛盾分析方法作为认识工具的必要性。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视阈内,“坚持中国道路”是一个包含着深刻辩证关系的重大命题,具有对立统一的矛盾属性。在坚持中国道路的实践中,从空间维度把握,其实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时间维度把握,是变和不变的统一;从内涵结构上看,是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探讨这几种统一,对于认识和坚持中国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中国道路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坚持中国道路首先强调的是特殊性,独特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只能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进而造就了中国道路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从发生学角度看,反映的是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而确立的道路。中国道路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要坚持人民至上,因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成功地解决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坚持特殊性,意味着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即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持特殊性,要维护和包容多样性,尊重别人的道路选择,维护别人的发展权益。
坚持中国道路还体现着普遍性。普遍性反映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构建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共性,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体现着普遍性。任何国家所走的发展之路,尽管具有差异性、多样性,但无论其怎样特殊,既然是整个人类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总存在着共同之处。当前,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因此,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还要树立世界眼光,坚定行走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不断深化开放,继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坚持和追求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积极推进全球伙伴关系建设,主动参与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从而赋予中国发展以一种世界历史意义。
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关系中,容易出现两种错误倾向:如果拘泥于特殊性而忽视了普遍性,就会走上一条不具开放性的自我封闭、夜郎自大的高代价之路;如果拘泥于普遍性而忽视了特殊性,就会走上一条不顾国情的照搬照抄或机械复制之路。这样的走法,只会将我们引向歧途,必须高度警惕。
坚持中国道路是变和不变的统一
坚持中国道路,既有空间维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又有时间维度的变和不变的统一。把握变和不变的统一,对于精准认识中国道路的内涵、特点、要求等同样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改革开放,不走老路,不走邪路,勇开新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展现出日益光明的发展前景。”这里,“坚定不移”表达的是坚持,追求的是一种在根本制度、根本原则等方面的不变性;“勇开新路”表达的是创新,追求的是一种变革性。
一方面,坚持中国道路需要在改革创新中进行。由于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课题、矛盾、任务等,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走的道路在具体的“走法”和道路的“形态”上要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要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或阶段性特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如果不依时而变,就不是“自己的路”了,而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另一方面,坚持中国道路还具有不变性,如果说在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目标手段等方面是可以变而且必须变的话,那么,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根本原则、基本路线等方面则是不能变的。如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世界和平、永远不称霸等方面则是不会变的。如果变了,也不是“自己的路”了,而是一条通往歧途的邪路。
在变和不变的关系问题上,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倾向要努力避免,这是只追求变的做法;同样,任何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也要坚决纠正,这是只看到了不变的表现。无论是只追求变,还是只看到了不变,都具有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在坚持中国道路的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变和不变的关系,该变的要变,不变不行;不变的不能变,变了也不行。变是为了不变,不变是为了更好的变,只有在坚持和创新或变和不变的辩证统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是一条康庄大道。
坚持中国道路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
在内涵结构上,坚持中国道路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其中,立场决定着观点和方法,有什么样的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观点和方法;观点反映着立场和方法,它对巩固立场、掌握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体现着立场、实现着观点,是人的立场和观点转化为实践的必经环节。正是在坚持中国道路的实践基础上,实现着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
首先,走自己的路有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或者说,这条道路首先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即要解决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往哪里走的问题。这个立场是广大人民的立场,是人民利益的立场。坚持中国道路的立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中国人民的立场,表现为通过“自己的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根本立场,正是这一立场,才决定了坚持中国道路的方向及其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其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立场,表现为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总之,我们所走的中国道路,是要“维护中国人民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
其次,坚持中国道路体现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它既是一种实践行动,同时还包含着理论观念。坚持中国道路,就得认识这条道路、宣传这条道路,需要回答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以及为什么要走这条路等问题,由此就形成了关于这条道路的一系列观念认识或思想体系。具体而言,坚持中国道路所蕴含的“观点”或“观念”因素,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因素,特别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所实现的一系列伟大理论飞跃。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它提供着关于中国道路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的基本答案。要走好新时代的中国道路,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同时,坚持中国道路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千百万人的“社会性”的事业,这种“社会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多数人的事业,二是多少代人的事业。这样,要把广大民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聚合力,形成走自己的路的最大同心圆或历史合力,并且一代一代地走下去,这同样离不开理论观念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引导。
最后,坚持中国道路,还要解决如何坚持的方法论问题。坚持中国道路蕴含着两种根本大法:发展的方法和斗争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获得了本体性的地位,因为在发展中蕴含着实现目标、克服问题、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力量或秘密,而这种力量或秘密可由发展本身是目标和手段的有机统一获得合理解释。一方面,发展具有目标性。它包含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幸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发展还具有手段性。发展的手段性意味着发展成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大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我们不能把发展唯一化、绝对化。新时代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一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在这个进程中,需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其中,办好发展的事当然离不开发展的做法,当然还要依靠斗争;至于办好安全方面的大事,既要靠发展,更要靠斗争。因为许多安全问题都是通过斗争手段予以解决的。坚持敢于斗争是我们党一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决议》指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在发展和斗争的关系中,发展的方法具有支配性,斗争的方法具有辅助性和保障性。只有这两种方法的统一使用,才能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必威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