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放:《共产党宣言》对我国的深远影响及其核心思想辨析

发布时间:2011-06-19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摘 要 《共产党宣言》在我国传播以来,成为在我国最有深远影响、改变我国面貌最大的思想精神武器。经过中国共产党人把它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持续不断开展群众运动,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三次巨变,至今第三次巨变仍在进行中。《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是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步骤与手段之一。要科学准确地理解“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的思想,其译文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商榷。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核心思想 辨析

作者高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872)。

一、百年来《共产党宣言》指引我国发生三次社会巨变

今年是我们老祖宗卡尔·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又是划时代的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出版160周年。这本宝书正是马克思在“三十而立”之年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指明道路的“安身立命”的奠基杰作。自从上个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代表作《宣言》在我国逐步传播以来,成为在我国最有深远影响、改变我国面貌最大的思想精神武器。经过中国共产党人把它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持续不断开展群众运动,我国社会性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三次巨变。第一次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次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三次正在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变为现代化社会主义。

在这三次巨变中,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始终不渝地以《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原理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早就指明:不管世界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第一次巨变中,正如毛泽东所说:读了《宣言》这本书,“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认识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实际出发逐步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从20年代末起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初步实现,到1949年在全国全面实现。在第二次巨变中,本来应该遵循《宣言》的指引,注重“争得民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采取一些“在经济上似乎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措施。可是由于受外来苏联压力和苏联模式的影响,加上国内、党内的诸多原因,未能准确理解《宣言》的精神实质,推行过“左”路线,急于求成。从50年代到70年代我们一直强调贯穿《宣言》全书的一条红线就是阶级斗争,而且把“一个消灭,两个彻底决裂”(即“消灭私有制”和“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作为《宣言》的核心思想不断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和灌输。第二次巨变虽然也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却付出了惨重代价,留下了众多创伤(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1978年我们党端正了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以来,重新把《宣言》所昭示的“争得民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等等真知灼见付诸实施,使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第三次巨变。

然而从50年代至70年代我们长期反复装填的“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的思想,依旧埋藏在一些老干部、老领导的脑海深处。不久前我读到一份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位革命老前辈写的对当前形势看法的意见书。他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越来越发展、外国资本引进越来越多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十分反感。他认为这样是背离了《宣言》的核心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搞修正主义,使资本主义复辟。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反对改革开放,主张倒退到50-70年代的极左路线。这不仅是个别老同志的观点,而且会影响不明历史真相和理论真相的年轻人,是一股值得我们格外重视和认真对待的社会思潮。

值此《宣言》出版160周年之际,我认为很有必要重新认识、重新阐释、重新讲解《宣言》所提出的“一个消灭,两个彻底决裂”的思想。

二、《宣言》的核心思想不是“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而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宣言》提出的“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是指书中第二章讲到的两句重要论断。其一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其二是“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当今我们应该如何准确地理解这两句重要的论断呢?我认为认清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首先,要认清《宣言》的核心思想究竟是什么。恩格斯不止一次地对《宣言》的核心思想作过明确表述。他于1888年在《宣言》英文版序言中对“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有一段近三百字的简明概括,其内容包括三个要点: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和精神上层建筑;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当今阶级斗争已发展到使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获得彻底解放的新阶段。其实这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点。那么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具体状态和表现是什么样子呢?那就是《宣言》第二章结尾所鲜明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句非常精辟、精练、精彩的名言,中文总共是54个字,道出了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点明了人类未来的归宿。而在1867年出版的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第1卷第1章第4节中,则是用更加简明的“自由人联合体”6个字来概括。恩格斯于1894年1月9日应两位意大利记者来信约请,为新创办的《新纪元》周刊题辞。记者要求恩格斯“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别于但丁曾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恩格斯在回信中坦言:“要用不多几个字来表述未来新时代的思想,同时既不堕入空想社会主义又不流于空泛辞藻,这个任务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但是74岁高龄的恩格斯经过认真考虑,还是很好完成了这个任务。他说:“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和伟大的佛罗伦萨人(即前面提到的但丁———引者注)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意大利刊物《社会评论》第35页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②恩格斯接着摘出的就是上引的那句54个字的名言。由此可见,《宣言》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掌握政权、过渡时期、尽快增加生产力总量、消灭私有制等等步骤与手段。消灭私有制与“两个彻底决裂”只是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步骤与手段之一,而不是目标。

我们还要认清《宣言》是从特定意义上把“消灭私有制”概括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即从改变所有制关系方面来说。如果是从一般意义上说,我认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才真正是《宣言》的核心思想。以往由于我们未能领会或者不曾强调《宣言》的这个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以致在实践中长期犯过重大错误,这是应该切实引为深刻教训的。如果我们之中还有人至今还把“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误当作《宣言》的核心思想,那就表明“左”的思想流毒还没有完全清除掉,那就难以真正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定。

三、实现“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是漫长、渐进的历史过程

其次,要认清不论在中国或者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都是漫长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宣言》在自由资本主义刚在西欧诸国和美国处于大发展初期,就预见到了“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的必然趋势和前景,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远见卓识。但是它认为在19世纪就能实现这个理想,当今回顾、总结历史经验,显然是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力估计不足,同时对无产阶级的战斗力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力估计过高。到20世纪,在新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宣言》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理论,首先在俄国、中国以及东欧、东亚十几个国家变成现实。东欧、东亚的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远低于西欧北美诸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理应较长期利用资本主义积极因素,可是因受世界革命理论影响,急于推进世界革命,急于建成社会主义,所以普遍犯过急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小私有制的过左错误。在苏联东欧诸国发生剧变后,我国汲取教训,更加重视发展非公有经济。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加产品总量、扩大就业、改善供应、增加国家税收。从1989年至2002年这十三年的成绩要充分肯定,主要错误和缺点是:国营中小企业不是按照“劳者有其股”原则进行股份制改革,而是大量一卖了之,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甚至使一批原来的党政领导干部变成私营企业主,他们成为党内一群有特殊身份的党员,至今党还缺少对他们的特殊管理条例;同时,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不足,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现象屡禁不止,官员腐败难以遏制,至今党和国家还缺少防止产生这群特殊官僚的健全体制和法制;对私营企业还管理不力,偷税漏税、买官行贿、欺压克扣职工等违法现象层出不穷;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非社会主义思想大为增长。这些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来解决,而不能倒退到1978年以前,用“一个消灭,两个彻底决裂”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还要认清,从当今世界发展态势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而是长期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允许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的社会主义,这种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社会主义也可以简称为资本社会主义,千万不能急于消灭私有制。

再从世界范围来看,自从60-70年代美国带头掀起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新科技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变化。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更高了,分散的私有资本大量转变为集中的社会资本,资本社会化的程度也更高了,国家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大为增强了,社会保障体系也更完备了,社会主义因素显著在增长。我在1988年写成的《从传统社会主义到现代社会主义》一文中就已提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即16-18世纪为封建资本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末为自由资本主义, 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为垄断资本主义, 80年代以来开始进入社会资本主义(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89年第3期,此文已收入高放文集之二《社会主义在世界与中国》,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与1998年增订版)。社会资本主义即社会化程度更高、有愈益增长的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处在这样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传统设想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已经搞不起来的,世界各国将较长期通过逐步向渐进的改良发展到社会主义,当然这并不排除某些国家在特定发展时期会有较激烈的斗争。当今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资本主义不仅能实现全球化,而且还能实现太空化、宇宙化(现在美、俄、欧、日、印五强正在争夺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社会主义要在世界范围内超越资本主义,还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磨练、积聚和实力的增长。(去年10月我国“嫦娥”一号奔月卫星发射成功,表明社会主义中国已有实力参与国际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消灭私有制更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历史进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四、“消灭私有制”、“最彻底决裂”的译文值得商榷

最后,要认清《宣言》中“消灭私有制”和两个“最彻底决裂”的中译文有待商榷。

先说“消灭私有制”。十多年前我就听中央编译局熟悉德文的同志讲:按照《宣言》德文原文,“消灭私有制”应该改译为“扬弃私有制”。我初学过德文,并不熟悉,听到这种新说法曾引起我思想上的重视,但是自己并没有下功夫去深究这个问题。到2000年读到《书屋》第9期“学界新论”专栏刊登的《〈共产党宣言〉中一个原文词Aufnebung的解释和翻译管见》。作者李桐熟悉德文与英文,他在文中提出:《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说法,“消灭”一词德文原文Aufnebung根本不含“消灭”意义,这个多义词有扬弃、捡起、保留、取消、废除等意。他认为“消灭”译法“形成了一种凛冽的气氛和极端的情感倾向”,因此建议把“消灭”改译为“扬弃”或“废除”。我读后感到他说得在理,得知中央编译局图书馆没有订阅《书屋》杂志,我当即把此文复印一份寄给编译局老朋友殷叙彝同志。《社会科学研究》(四川)2002年第5期发表拙文《从〈共产党宣言〉的一处误译看两个“必然”》。我进一步查清:陈望道、华岗、成仿吾和徐冰、陈瘦石等多种《宣言》中译本都是译为“废止”、“废除”,从1943年博古校译本起才改译为“消灭”。博古是从俄文转译的,而俄文因没有与德文Aufnebung(扬弃)对应的词汇,就译为Унигтожение(意为消灭),中文译为“消灭”,其源盖出于此。为了从以往急于消灭私有制的“左”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我建议当今应该改译为“扬弃”。听说中央党校的一些教授在课堂上也发表过要把“消灭”改译为“扬弃”的看法。随后,中央编译局的一位老领导在《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发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译法是正确的》,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老教授也在《北京日报》2005年10月10日“争鸣”专栏发表《这句话没有译错》。他们列举了好几条理由来证明译为“消灭私有制”的正当性,然而未必都能令人信服。例如他们说马克思在其他著作或《宣言》的其他段落,也用过“消灭”、“摧毁”,可是这个地方所用的Aufnebung一词与其他地方所用的“消灭”、“摧毁”并非同一个词。如上所述,我已考证出“消灭”一词是博古从俄文转译来的,并非从德文直译的。为什么我们不根据此处的德文原文来译呢?如果改译为“废除”当然比“消灭”要好,然而与原文这句话前面所用的四个“废除”又显示不出区别。还有,如果“消灭私有制”的译文不改动,那么在《资本论》第三卷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其他著作中多处用过的“扬弃”、“资本的积极扬弃和消极扬弃”,是否也都要改译为“消灭”呢?否则岂不是译名不统一吗?如果改译为“资本的积极消灭和消极消灭”,那是很费解的。“扬弃”一词含有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之意,的确比“消灭”更符合原意,也更切合私人资本运动和逐步被淘汰的进程和规律。当然,读者的意见未必正确,仅供译者参考。译者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翻译,读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评论。原来我说译为“消灭”是误译,现在看来这个评论不当,应该收回,只能说译为“消灭”不如译为“扬弃”更好。

再看“最彻底的决裂”,这里也有译文是否恰当的问题。浙江师范学院朱桂谦同志早在1982年第4期《内部文稿》(《红旗》杂志社主办)发表《对两个“最彻底的决裂”译法的理解》一文。他指出:此处德文原文Radikalste是多义词,即彻底、根本之意。经过马克思恩格斯校对的《宣言》法文版和英文版都译为“Radicale(法文)、Radical(英文)。他认为此处应该改译为“最根本的决裂”,主要论据有二:一是按外文原意可译为“最根本的决裂”;二是“最彻底的决裂”与辩证法否定观不相容。辩证法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有所不同,它对旧事物不是一笔勾销,简单抛弃,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保留和继承对新事物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因素。我感到他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可是同一刊物同年第21期发表两位同志写的两篇文章提出不同意见,分别题为《共产主义革命不同个体经济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吗?》、《两个“最彻底的决裂”是形而上学否定观吗?》这两文讲了许多道理,可惜都没有驳倒原作者提出修改译文的上述两个论据上。他们主要从当前政治形势出发,认为不要修改译文。如说:“‘最彻底的决裂’已为广大人们所熟悉,‘四人帮’制造的混乱基本上得到了澄清,也就没有必要改译了。”又说:“这种改译不利于政治上的安定团结、经济上的稳步发展。”可见,不仅老的传统观念,而且新的传统观念也很难破除。写到这里,我还要提出更新的译法建议,即把“最根本决裂”改为“最坚决破除”。这里德文原文Brech-en有决裂、破碎、折断、撕裂等多种含义。我认为用“破除”比“决裂”更贴切。破除旧体制、破除旧观念,当今不是已成为我们的常用词吗?既然用“破除”,就要把“根本”改为“坚决”,这样才搭配得当。

《宣言》这本马克思主义最基本、最重要、传播最广的经典文献,还有很多用词值得我们反复斟酌,尽量译得更准确、更贴切。为纪念《宣言》出版160周年,最近我还依据几十年来积累的资料写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七十二种中译文考证评析》(刊于《文史哲》今年第2期)。《宣言》最后这句战斗号召从1903年起迄今竟有72种不同译法。我在综合评析之后又建言采用更新译法:所有国家劳动者,联合起来!《宣言》这部无上精品,真是值得我们聚精会神,精心钻研,精益求精,撷取精华,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精确运用于当今实际。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89页。

②《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2页。

(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上一条:王伟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下一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基本问题探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