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1-09-25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带来了什么

张磊

核心提示

孙中山最伟大的贡献是辛亥革命。

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光辉先驱。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用共和国取代了中国的封建帝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它刺激、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维新运动有创新的地方,它想西化,让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但是它没有彻底粉碎皇权。而只有共和制才最适合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因为它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为后来的斗争开拓了道路,是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

孙中山的定语是什么,过去很明确,就是民主革命先驱者,因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中山最伟大的贡献是辛亥革命,当然他晚年推动了国共合作,也推动了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但是他最重要的功绩,毫无疑问的是辛亥革命。

我认为可以为孙中山加一个定语:中国近代化的光辉先驱。孙中山多次说过,“我从事革命,不仅仅要破坏,还要建设。光破坏不建设,不是一个完整的革命。”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是被清朝通缉的,不能在祖国停留,他当然无从在祖国建设。辛亥革命后,他是开国元勋,但是很快袁世凯又通缉他。他这一生的后半期,实际上的执政时间,不到一年半。三个月的临时大总统,还有一年多的非常大总统,一句话,不是正式大总统。我想任何一个同志,如果担任职务,您是临时的三个月,还有非常的一年左右,恐怕也很难有所作为。

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

一个世纪过去了,很多事情被人们淡忘了。但是辛亥革命在很多人心里,还是保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尽管当年参加辛亥革命的那一代人物,已经大部分都不在了。我1958年来到广东,还能够见到孙中山的第二代后裔,现在就只能见到第三代、第四代了。可是人民并没有忘却这个时间,那是因为它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巨大的变革。

我想起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它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用共和国取代了中国从周王朝以来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虽然这个民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徒有其表,但这个政治变革依然有着重大的作用。列宁讲得非常清楚,用共和国取代封建君主制,是一个世界性的进步,一个伟大的进步。

孙中山所创建的、开拓的共和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长期存在着皇帝,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觉得不能没有皇帝,没有皇帝谁来管我们呢?谁来主持国家呢?辛亥革命就证明可以没有皇帝,而且会更好。这就是它政治变革的伟大作用。

第二,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从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下解放,让人们懂得进步的、最适合中国近代化的是共和制度,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民主主义的启蒙和思想解放。这一次思想启蒙非常重要,从那以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任何人想复辟,只能是一出短命的丑剧。大家所熟悉的,袁世凯复辟,不过83天。最后他自己没有正式宣布,就自己撤销了,不久他就忧愤而死。还有一次是1917年,张勋复辟。1915年是袁世凯洪宪帝制,1917年张勋带着“辫子兵”,把废帝溥仪捧出来,大概也就十天左右。文献记载很有意思,当时这个皇帝又出来了,又上朝了,很多人去祝贺。康有为从维新派变成了保皇派,从青岛化妆跑到北京去祝贺皇帝。当时来不及做清代的衣冠,怎么办呢?用纸糊,大家一人糊一套,穿上,起码那个纸衣服可以穿五六天、七八天。但张勋复辟很快也就失败了。所以这两次复辟都没有能够成为比较长久的政治事件,都是一出短命的丑剧。至于后来出现很多专制、封建、独裁的人物,本质上是封建的,但是他不敢称帝,谁要是称帝了,就像毛泽东说的,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后果是严重的。

第三,它刺激、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多同志讲,孙中山没有很多实践。我刚才说了,他只执政了一年半都不到,也不是正式的总统,要么就是临时,要么就是非常。那么他有什么经济贡献呢?辛亥革命大大地推动了人民办企业、办产业、办农业、办金融的热潮。我在1982年到澳门去带回了一批材料,是孙中山从南京临时政府带出来的十二项档案和文件,现在放在中山故居。其中大部分是企业家给孙中山的报告。你要办一个银行,他要办一个农场,另一个要办一个外贸的机构,等等等等。当然很可惜,孙中山很快就辞职了,他的革命临时政府就不存在了。企业家没有得到多少发展的机会,但当时确实刺激了办企业的热潮,在思想上起了相当的促进作用。可惜很短促,临时政府总共才3个月,孙中山发了30多个文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都是比较空泛的,但是也推动了,不能否定。

最后,辛亥革命是打破了封建的枷锁,为后来的进步开拓了道路。辛亥革命后,十年内就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事件:一个是五四运动,也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二是出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党领导中国革命,从此面目一新,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就是因为辛亥革命给大家思想做了一个启蒙,就是要摒弃、撇开封建专制主义,进行民主、共和、人权、法制、科学这些启蒙。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发展就有性质的变化。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不仅是探讨民主主义,而且探讨新的、更进步的、更激进的、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先进思想。那些优秀的人物就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这些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就产生了共产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就像毛泽东所说的,辛亥革命以后共和国造成了一个启蒙,一个重大的变革。但是它没有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社会性质的问题、人民生活状况的问题。既然没有解决,那么人民就重新去追求。最优秀的人物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然后通过党的建立开拓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仅仅是十年内,两次伟大的变革,使中国的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我们讲到辛亥革命就不得不说,它的确是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为后来的战斗、更高层次的战斗提供了条件,扫清了障碍。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是民主革命的发端

辛亥革命的发端是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失败,觉得不能依靠这些腐朽的上层官僚,必须进行革命。他就没有再回广东,也没有再当医生,就成了职业革命家。夏威夷当时还没有归属美国,孙中山对那里很熟,在那里读了五年书,就在那里建立了兴中会。一个在国外的小团体,为什么会成为辛亥革命的标志?就是因为它是革命民主派的第一个团体,它的纲领里有一句重要的话——“建立合众政府”。合众政府是美国的代号,当时美国的国名叫美利坚合众国,现在也是这样。合众政府就是共和国的意思。

第一次在一个政党的纲领里出现了共和制的要求,是空前的、划时代的,远远超越了农民战争,打倒皇帝做皇帝。洪秀全最初是反对清朝的,但他一旦当了皇帝以后,基本就和清朝皇帝一样了。过去我们对农民战争有些过誉,什么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男女平等,这种说法不可思议,我觉得。封建社会的农民没有革故鼎新,怎么能够创造出这么多“平等”呢?洪秀全有六七十个嫔妃,难道有男女平等吗?洪秀全和那些重要的王,出来的时候,如果路人偷偷地看,挡了路,可以处以死刑,这是政治平等吗?太平天国只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就是洪秀全的堂弟,洪仁玕,他没有参加起义,他跑到了香港,还到东南亚游历过,他是最了解西方的。后期他回到了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洪秀全非常重用他。他在自己的著作《资政新篇》里,提出了资本主义化的纲领,那是太平天国真正的亮色。

维新派是进步的,从爱国走向了变革。康有为特别呼吁:中国必须大变。但是他们始终没有突破皇权的束缚,他们始终认为皇帝要保留,就是君主立宪,用国会和宪法来限制皇权,给开明士绅、新兴的资产者们提供一些政治权利。所以当时中国的三个进步潮流,一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它只能说在某些方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作用。二是维新运动,它有创新的地方,它想西化,让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但是它没有彻底粉碎皇权。三是共和制,只有它才最适合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大家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最为突出的是孙中山组织的新的革命团体。所以,准确地说,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从此由准备阶段进入了比较完全意义的阶段,就是因为它有着共和的意识和要求。

至于洋务运动和新政,过去连维新派和孙中山都进行过批判,指出它们舍本逐末,现在有一些学者过高地估计了它的价值。清政府的洋务新政是想维持封建统治的苟延残喘,根本就不能和农民战争、维新运动相提并论,因为它根本不触动现存秩序。因此,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发端,也就是正规的、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的发端,也就是辛亥革命的发端。

建立了兴中会以后,从檀香山坐船到广东大概要三个月,孙中山能够在遥远的异国指挥革命吗?不可能。所以第二年,兴中会的总部便搬到了香港,跟着建立了一个比较扩大的组织,和香港原来的革命团体、进步团体相结合,就建立了总机关,然后在广州建立了分会,策划了1895年的广州起义。虽然这一枪由于叛徒告密没有打响,但是我认为,这个起义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辛亥革命的发端。

在当时的中国,最进步的、最科学的革命团体,是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和后来的同盟会。他们的指导思想就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概括地说,就是中国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不能做外人的奴隶,也不能做清朝贵族的迫害对象。所以民族主义对外就是避免瓜分,当时还没有达到反帝的高度,后期的三民主义就是反帝,就是避免瓜分、避免共管。而在国内,是反满,反对满族贵族。民权主义很简单,就是用共和取代封建专制。民生主义就是要繁荣中国,在主体问题上、资本问题上,制订一个详细的方案,让中国繁荣。

从建立兴中会开始,经过了16年的奋斗,1911年终于引发了辛亥革命这个全国性的革命火焰。4月27号爆发了所有辛亥革命前起义中最伟大的一起战斗——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大大地推动了革命形势,大大地振奋了人心。不到半年,武昌之大革命已成,这就是黄花岗起义的伟大作用,我们给它的定位是:辛亥革命的序幕和先导。辛亥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保路运动。毫无疑问,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线。保路运动的来源很简单,光绪生前曾经说过,要把铁路给民办。四川等地区的商人、还有老百姓,都愿意把铁路修起来,很多农民都成了股东。可是到了辛亥年间的夏天,突然要被收回,要送给帝国主义,所以在四川就引起了激烈的斗争。当时四川总督赵尔丰采取了屠杀的手段,结果四川就酿成了暴动。就在武昌起义前半个多月,同盟会的老会员吴玉章等在荣县起义,宣布独立。可惜荣县比较小,不像武汉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的先导、序幕是黄花岗起义,而引起斗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因为保路运动已经变成了武装斗争,四川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话也比较少,就用木板写上很多消息,用一些透明的纸包住,放到河流里,让它传送到下游,叫做“水电报”。通过这个办法,四川就开始了武装斗争。恰恰这个武装斗争,给武昌起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为清朝立刻就叫端方带着武汉的新军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端方把军队带走了,武昌的军事就空虚,剩下的新军就起义了。起义之后很快就占领了三镇,三个月之内,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皇帝退位,辛亥革命就算完成了,这个完成是狭义的。

中山舰事件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结束。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被赶到了上海,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形容的,绝望中遇到了共产党。刚到上海不久,我们党的二届二中全会召开了,决定和孙中山联合。李大钊就在上海找孙中山,谈国共合作,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这个是后话。这个已经不是辛亥革命了,而是国民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北伐就是打破袁世凯和他遗留下来的军阀体系。”这个话就是说,辛亥革命没有打破袁世凯和他遗留的军阀体系,而国民革命北伐打破了。尽管由于蒋介石的叛变,北伐是不圆满的,但终究统一了中国,基本上打破了军阀体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是完成了辛亥革命的未竟之业,因此,它也就是一个高昂的结尾。

三次革命,三个伟人的传承与发展

辛亥革命到底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呢?我一个老朋友,是南京大学著名的民国史研究专家,他说:“就是胜利了。”他说同盟会的纲领不是讲吗,建立民国,民国建立就是胜利了。“至于它建立以后怎么样,我不管,反正建立了民国,中华民国有了,这是胜利了。”是不是真正的民国?孙中山自己回答说,民国徒有其表,我打倒了一个皇帝,转生出无数大大小小的皇帝,这个皇帝是什么,军阀、官僚、政客。我打倒了一个专制者,出了无数的专制者。临终前,孙中山亲口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印证。

所以你说它成功,也没有。在根本意义上,它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人民贫困无权的状态,这又可以说它失败了。正因为如此才有后来中国人民新的追求,才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到来。但是我们不能要求一个革命解决一切任务,不然后来者就不需要了。所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因为它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为后来的斗争开拓了道路,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所以我们党的十五大的政治报告,经过了反复讨论,最后确认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有三次伟大的变革,第一次就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共和国,第三次就是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三次伟大的潮流,三个伟大的人物。

这三位伟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第二位是继承第一位、发展第一位,第三位继承第二位、发展第二位。孙中山是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毛泽东曾做过国民党的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当时还是国民党中宣部的实际负责人。邓小平又是毛主席的重要助手。所以他们三位在工作上是有衔接的,在思想上后者超越前者、继承前者,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政治现象。

所以说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就是辛亥革命是胜利了,取得了重大成果,是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但同时它在根本意义上、终极意义上没有完成,为后继者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空间。又过了三十多年,终究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民主革命基本完成。

(《新华日报》记者葛灵丹 秦继东 根据张磊在珠海大讲堂的演讲编辑整理)

上一条:许耀桐:克服官僚化是个严峻问题 下一条: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