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讲稿)

发布时间:2011-11-07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

主讲人:陈泽华

一、社会主义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

1、传统的社会主义观

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及基本特征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天才的、科学的预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第二,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没有商品和货币;第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第四,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消亡;第五,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类将获得彻底的解放,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亲身经历过社会主义,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出十分确切的全面回答。但是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上述构想,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俄国的具体实际,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作了概括: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列宁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1]第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2]第三,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必然遭到剥削阶级的反抗。无产阶级为了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因而这个时期的国家就不可避免地应当是新型民主的(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专政的(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国家。”[3]列宁的概括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落后国家实际的,特别是突出了发展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迫切要求。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然而,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仅有短短的七年时间,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成了列宁未竟的事业。

列宁第一个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当然和社会主义本质还是不一样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在1899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中的倒退倾向》这篇文章中提到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社会财产,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这是列宁第一次提到社会主义实质的问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果断地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体制,这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他提出了“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集中一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巩固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战争的服务。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估计到俄国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实际,企图直接而迅速的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比如说:小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等等,代之以新公有化的、消灭了市场货币的社会经济结构。目的是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全国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这种做法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急于过渡,也就违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出现了农民、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所以1921年以后,列宁意识到这种错误并公开承认,果断决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所谓“新经济政策”,就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在坚持大工业、现代交通运输业、银行、土地国有、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的基础上,不摧毁社会经济结构,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的逐渐地掌握它们,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单纯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出发来考虑问题——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来安排工作的思路,回到实事求是,一切从现有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的实际出发的轨道上来。在坚持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掌握基本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切以是否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根本标准,把生产关系调整到与现有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程度。也就是说把考虑问题的基点从生产关系转移到生产力上来,这是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转变。列宁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地改变了。以前“直接过渡”存在问题,现在搞“新经济政策”适合苏联的实际。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

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小农经济国家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走向社会主义。 这一条现在看来非常重要——落后国家直接搞产品经济、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行不通的。因此要通过发展商品生产这些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也是后来列宁提出的迂回的办法。

学会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今天看来也是在社会主义当中如何学习资本主义长处的问题。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教条主义地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一般特征的描述出发,在苏联创建了“斯大林模式”,其本质特征是单纯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按劳分配。这一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曾经获得巨大成就,以致后来被许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普遍仿效。但是,斯大林却将其作为任何社会主义国家、在任何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仿效的惟一模式,搞“唯苏独尊”、“唯苏独社”,导致本来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实践变得僵化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自身进行了系列改革,却又在改革中背离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最终导致前苏联解体和演变。

建国以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共产党人曾经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大量的、有益的、必要的探讨。具体表现为:首先向苏联学习,基本上接受“斯大林模式”,但是当斯大林逝世以后,苏共对斯大林作了批判,前后态度的突出转变导致毛泽东主席开始反思,并独立思考和探索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从理论上,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应该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这种不适应的一面在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可以得到解决。这种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的区别。从实践上,1957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存在许多缺陷,突出表现在:忽视了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忽视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建立了“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产品按照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分配;管理体制上权力过分集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左”倾思潮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极坏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优越性,而是在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理论上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走向了曲折。

总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不断提出和反复强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原因主要在于:

1、从1957年到1978年的20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出现过许多严重的挫折和失误。这就说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再三提出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

2、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前苏联和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悲剧,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3、非洲一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根本原因也在于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可见,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然是一句空谈。所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多次讲到,我们过去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在摸索之中”。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是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这个理论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这一理论的概括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当中抽象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样一个范畴。从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科学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比如说在80年代初我们搞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时候,有人提出: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邓小平鉴于我们过去搞了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人民生活提高不多、生产力发展不够理想、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这样一个实际情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提出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他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一个是发展生产力,另一个是改善人民生活。同时,邓小平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在谈出什么是社会主义之前,讲了一系列什么不是社会主义,比如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他说:社会主义能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之上么?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能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么?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如果中国发展太慢,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越来越快的话,那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没有办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就没有什么价值。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在以前社会主义建设当中,长期以来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造成干与不干一个样,没有积极性。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征,我们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增加人民收入最终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在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提出来以后一些基本的思想。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当中,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化。从1980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到1992年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明确的概括,中间历时12年。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完整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决定于事物内在的根本矛盾。任何事物的内在矛盾,都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矛盾的统一,由此构成的事物本质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是继承并高于先前一切社会形态的社会,又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的本质,是同先前和未来社会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过去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往往只看个性,不看共性;只注重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本质区别的一面,不注重内在联系的一面。所以,不可能形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认识。而邓小平的科学概括,使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得到了完整体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三层涵义。

1、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1)这一概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生产力,是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发展社会生产,“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集,293页)列宁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选集》第4卷,第623页)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都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丰富的生产力理论。不过由于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论证社会主义时,是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又预计革命将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革命后并不存在一个为自己奠定物质基础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所以他们在讲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时,一般也就没有在社会衡量标准和本质属性的意义上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只是指出生产力在社会形态发展的最终意义上的决定作用。

然而历史的发展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不是在发达国家,而是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这就使得20世纪以来地球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态势: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却仍然保存着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幼年时期的社会主义同高度成熟阶段的资本主义并存竞争。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胜利的情况下,单是生产关系就不足以完全准确地表述社会主义的特征了。如果撇开了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仅仅用生产关系去规定社会主义,就不仅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而且还会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历史上出现过的那种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去片面追求更大更高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终导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留下空隙。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于新的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又获得了快速发展,而社会主义各国在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却由于受僵化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等原因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则发展到片面强调生产关系,把社会主义仅仅归结为公平,把社会主义设想成一种平均主义的乐园,实际上是共同贫困的错误倾向,以至使我国国民经济陷于停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赢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对于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显得刻不容缓、极为重要了。这也正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被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义的根本缘由。

但是这一条,长期以来,经常被人们排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外,一讲社会主义,只讲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则重视不够,甚至被“四人帮”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针对以往脱离发展生产力来讲“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他深刻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社会主义不但应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且应当继承先前社会的生产力成就,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从而建立起真正够格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页)。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

在以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我们偏重于从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的角度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忽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而加以反对,结果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正成为世界两大主题,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生产力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革命和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努力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不仅体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体现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整个过程之中,成为社会主义实践的主题,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2)这一概括还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解放生产力,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受到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阻碍时,以革命或改革的形式,消除这些束缚,使生产力获得解放,以其自身规律向前运动发展。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毛泽东著作选读》下,第717页)邓小平根据多年的实践深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一基本矛盾尽管在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须进行改革。因此,“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页)。“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江泽民同志再一次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五大报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有赖于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2、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自从私有制产生以后,剥削和两极分化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并随着私有制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加剧,成了私有制社会一切不合理现象的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脱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应该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制度,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是,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两极分化,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两极分化,指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向贫富两极积累,最终导致阶级分化。剥削是两极分化的根源,而两极分化又会强化剥削。

但这同绝对平均主义、不允许适度差别存在的主张是不同的。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3、强调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揭示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要始终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正是由于同共产主义相联系,为实现人类大同的美好前程,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使其本质充分体现出来。正因为这样,邓小平多次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来说,社会主义要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它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要有很高的标准。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应当更高,在社会富裕程度上也应当更高。而且这种富裕,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富裕,它是以物质财富为基础、包括人类科学文化等精神财富的全面的富裕。社会主义必须为创造这样的富裕、共享这样的富裕而奋斗。

总之,社会主义本质论又体现了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的入手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落脚点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后者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前者则是实现根本目的的手段,两者互为规定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鲜明地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如果从中任意抽取某一点,片面地加以强调,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涵义,而且还会使游离出来的个别方面变成与其在原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

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优越性,归根到底都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依据就在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可提供更大的空间去发展生产力。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果社会主义国家不在经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最终胜利将是不可能的。

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就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对付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和颠覆,也才能比较有保证地逐步创造物质条件,向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进。”“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不努力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原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发展缓慢,科技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在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落败。按当时汇率计算,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原苏联的GDP曾一度相当于美国的83%,占全球GDP20%左右;而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已分别降至25%和8.58%,而美国、欧共体和日本则分别占全球GDP的30%、25%和14%。苏联的失败、苏共的解体说明了什么?是否意味着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失败了呢?摩尔瓦多共和国总统、执政的共产党人党主席沃罗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有人也曾说既然共产主义在世界上已经失败,摩共为何要坚持原来的理想,为何不改变名称。沃罗宁的回答是:“中国的人口是俄罗斯的十倍(原文如此——引者注),中国在拥有13亿人口的条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意义非凡。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是摩共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楷模。”

2、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中国是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上,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它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理想形态”与社会主义的“现实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生产力十分落后。建国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毛泽东也曾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但是,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八大的路线未能得到贯彻。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上的重大失误,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做法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视作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在各个领域大搞阶级斗争扩大化,所谓“抓革命,促生产”,其结果是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国民经济的严重损害,使我们同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这些教训是十分深刻的。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的是非得失的基础上,在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态势,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矛盾进行深刻分析之后,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直接影响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因而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要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只有圆满地完成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圆满地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它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所有这些,都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所以,“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

3、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供讨论)

把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江泽民对 “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新发展,是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阐述发展问题。

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呢?

(1)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地位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已执政50多年并将继续长期执政的党。无论从时代要求还是从中国国情考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都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只有发展起来,中国才能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正如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的:“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2)是体现并保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基本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如果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不能解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不能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不能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那么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

(3)是关系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大问题。

人民之所以拥护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共产党的实践是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发展经济和各项事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无产阶级政党不能做到这一点,则必将失去民心,被人民所抛弃而丧失政权。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生产和人民生活越来越落后于周边的资本主义国家。最后动摇乃至丧失了执政党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西方国家搞“经济制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却蒸蒸日上,政权稳固,国际影响大幅度跃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了。

(4)是中国共产党能否完成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

虽然中国已经登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路程。要真正强大起来,全面实现现代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抓紧发展,加快发展。舍此没有别的出路。

总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又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只有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显示出更加蓬勃的生机。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仅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任何国家要跟上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统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不是资本主义的国家,更不是封建主义的国家。另一个方面又说明了它不是已经得到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不是比较发达的或者发达的阶段,而只是不发达、不成熟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这两者缺一不可。他们既相对有区别的,但又是有紧密联系的,我们只有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加以认识,加以把握,我们才能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住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才能够避免我们思想上、认识上的片面性,才能够既同否定社会主义的右倾思潮划清界限,也同超越阶段的“左”的思潮划清界限。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这段话中间的用词大家注意不是“泛指”,而是“特指”。特指什么呢?特指我们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来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必须要经历的特定的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三大,曾经对我国人口的结构、工业发展的水平、地区发展的状况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概括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教材上都写得很明确。经过十年的认识,十年的实践,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这个概括更全面的从现代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的富裕程度以及地区发展状况,还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国际之间的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了新的概括。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下面这九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它是一个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个不发达状态,主要是指生产力及国家的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总体上是落后的。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有十三亿多人口,八亿都在农村,农业落后,农民很苦,不少地区的农民现在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锹一锄来种地,比如江苏南通是比较发达的城市,但是农民的劳动基本上还是手工劳动为主的状态。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农业是一个比较脆弱的产业,为什么呢?农业同大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不像一些工业、企业可以在厂房里边进行,风雨无阻,刮风下雨没问题,但农业却不行。我们大家不会忘记,1999年、2000年特大洪水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可以说从北到南,洪水猛兽,好多农民眼看着一年都头辛辛苦苦种的庄稼,马上就要收获了,但洪水一来,冲个精光,庄稼没有了,养的牛、猪、鸡、鸭、兔子都没有了,一年的辛苦没了。在目前来说,我们还不能战胜自然灾害带来的一些损失。当然对全国各地受灾的地区,国家、政府、各地的人民都非常关怀。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不然会像解放前那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什么叫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制作的经济。这个成分还比较足,我们国家这个情况还是比较突出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比重还比较大。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我们国家是个人口大国,但是我国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很高,解放初的时候,会写一个名字、一个阿拉伯数字可能不是文盲。可是时代在发展,在当今时代,你只认识几个字,还是文盲和半文盲。还有一个科学、技术、受教育程度的问题,所以在人口大国中,我们中国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是比较高的,我看到一个材料,我们仅次于印度,印度比我们更高。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改革开放到现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的国家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地覆天翻,谁也否定不了。但是我们国家目前的贫困人口,据国家公布的资料,还有两千多万。有个别地方还有“翻贫”的现象。第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以及各个省市之间的不同地区的发展都是很不平衡的。按人均GDP算的话,拿大西南的贵州地区和上海相比较,不好比呀,人均的GDP相差十多倍。第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最大的贡献之一,就在于解决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我们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非同小可,了不得,不得了,我们中国既坚持社会主义又搞市场经济,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市场经济原来是资本主义的专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干过,我们中国唯一在世界上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跟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而且我们的探索,可以说是成功的。当然我们的探索改革还要不断的进行,艰巨的任务还在后边,但是至少说明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成功的。第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第九个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其中第一条“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和第九条“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两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转变的过程。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这个问题是回答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根据什么做出这种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这个100年的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为止?这个100年的时间,大致上来说是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叶,具体来说就是指1956年我国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到本世纪的中叶50年代,大致是100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像我们这样的体制阶段。而是特指我们国家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发展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这种特定的历史阶段。这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当然即使是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后,它的初始阶段同它自身进一步发展之后的阶段相比较,也是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当然这里我们要向大家说清楚,他们这个不成熟阶段不同于我们国家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还是一种“不合格的社会主义”。什么是“不合格”呢?小平同志讲的不合格的社会主义,是指我们现在的水平还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新社会的发展水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在还不是完全建立在它自身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比较低的物质基础上面。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这两个方面决定的。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后,是一种更高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应当建立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认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应该建立在机器生产上的一种大工业。列宁在20世纪初领导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前进的时候,根据当时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认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应当是全国的电气化。因此列宁当时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口号:“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提出这个问题的基本依据,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根据这个原理,一个高于他所期待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不可能建立在比他所期待的旧社会已经达到了生产力水平还低下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这里边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个机器大生产和电气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时代的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而我们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具备了这个物质基础。已经早已大大的超过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设想的机器大生产和电气化的这个时代。特别是现在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化的时代,我们人民把它称之为“地球村”了,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里边发生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甚至在短短几秒钟时间里,可以立即知道。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早已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一。

第二就是我们国家特殊的历史条件,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家底。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们国家只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一百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远的不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即除了秦以外,还有楚、齐、燕、韩、魏、赵,秦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221年,到辛亥革命1911年。两个数字加起来是什么,是2132年之久,所以在我们国家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历史的发展使我们国家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且占主要地位的历史阶段。但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却是无法逾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有的国家或者地区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超越某一个社会形态,并没有按照社会发展的形态的系列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它可以超越某一个社会形态。譬如说,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前,北方已经是资本主义制度,但南方却还是一种农奴制的社会,南北战争之后,南方就跳跃了中世纪社会这么一个形态,直接跟北方一起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我们要明确,就经济发展形态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必然要经过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产品经济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也就是,说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无法逾越的。这个道理同学们要掌握,要搞清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当然也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那种生产社会化程度,我们目前还是比较低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可能囊括社会经济的一切方面和一切领域,所以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是充分成熟的。必然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很大的距离。由于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还不够成熟,也决定了在上层建筑领域的不完善。不完善表现是什么地方呢?譬如说,我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所需要的一系列的经济、文化等条件还很不充分,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小资产阶级的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并且还经常侵袭着我们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队伍,影响着人民的思想,最突出的一个方面,譬如大家现在反应很强烈、非常痛恨的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所以总起来说,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上层建筑还不完善,决定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上,要澄清两种模糊的认识和观点:一种是认为我们现在搞的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本主义。

另一种是认为我们不应当搞社会主义。第一种是一种“左”的观点,第二种是一种右的观点。要解决这两种模糊的认识和观点,在思想上必须要明确在近代中国,经由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是我们中国历史的一种必然的选择,也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正如教材上面专门引用的党的十三大指出的那一段话:“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的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的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总之,就像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那些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我们这样做,实践证明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的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的活跃,真正的兴旺起来。广大人民群众从切身的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更加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拥护改革开放,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国家现代化战略的主题。发展是解决我们国家所有问题的关键,聚精会神的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战略”一词起源于军事科学,后来用于经济、政治科技、社会发展等等领域,随着战略运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它的含义也变得愈加广泛。一般的讲,战略就是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带有规律性的或决定全局的一种谋划。

所谓“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对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全局性的谋划。一般以经济发展为主,同时也包括了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通常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它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步骤地设计、战略重点的安排、战略方针的选择。其中战略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关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无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我们中国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和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这表明研究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原来多么贫穷和落后,但只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对的,就有可能由穷变富,由弱变强。这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所证明了的一个道理。比如日本,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但是战后由于日本的发展战略比较对头,所以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跃升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国,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成绩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GDP总值由改革开放以前的第15位跃升到第13位,后来又很快跃升到第7位,到2004年GDP总量占世界第6位,到2005年GDP总量占了世界第4位。当然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GDP还是比较低的。

讲发展战略不仅要讲发展战略形成的过程,而且重点要讲提出的背景和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我国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在于,确定发展战略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定要防止急于求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中国共产党很早的时候就把实现中国现代化作为重要的目标提出来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要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个构想。

对于我国的发展战略问题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将这个任务列入了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中。经过多年实践,在逐步提高了对科学技术在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后。1964年,周恩来所作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并把它作为在20世纪内奋斗的目标。1975年,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这一目标,即在本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为什么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当时提出的目标是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它的历史背景及原因是什么,根据学习和分析认为有如下原因:第一,由于受到当时苏联的榜样的影响,因为当时的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在工业生产上跃升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当时世界的整个形势是东方压倒西方,社会主义处在上升的势头。第二,当时我们思想上坚信社会主义有无比的优越性,社会主义能够为国家的快速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条件。第三,当时我们的思想认识对现代化的理解比较肤浅和狭窄。当时只讲钢、煤、油、粮、棉等几大指标,不讲究质量,因此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间设想得较短。由于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缺乏始终一贯的科学认识,使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四个现代化的进程问题。提出实事求是也要涉及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意味着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思考20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究竟可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的问题。1979年10月,他在谈到实现现代化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要求。同年12月,他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

1980年1月,他把到20世纪末的20年分为两个10年,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党的十二大的肯定。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到二十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并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及一系列的正确方针。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以后,再往前的发展战略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邓小平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在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再用30年到50年的时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987年他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提法,明确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定了下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再此基础上继续前进。我国在1987年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1995年提前五年实现了第二步的战略目标后,为了将第二步与第三步的发展战略很好的衔接起来,我们党根据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我们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五大将第三步的战略目标又进一步具体化,即21世纪的头50年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一般称为“新三步”。十五大提出:21世纪第一个10年,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到202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江泽民同志根据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提出我们国家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应充分利用它们的条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天津福建、山东等,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何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这是一个提前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为这个共同理想而努力的一个行动纲领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我国的发展战略,从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两步走”,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三步走”,突出地体现我们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品格。是我们党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了我们国家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的把握,对现代化的客观规律的正确的反应。

我国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具有鲜明的特点:

(1)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因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极其宏伟的事业,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但同时它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要经过全国人民长期的、有步骤地、分阶段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每一步都坚持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

(2)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因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目标同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的三个标准联系起来,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即第一步翻一番达到解决人民生活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翻一番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原来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发展战略确实达到了国强与民富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3)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

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注重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持续的发展,它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统一起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这表明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的。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所必经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中的重要战略,为我们指明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怎样继续前进的明确的方向。

邓小平在1979年第一次用“小康”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但“小康”一词并不是从邓小平开始提出的,据史学家的考证,“小康”一词最早是源出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即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的社会。它寄托和表达了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一种朴素的向往。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同于你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而是一种小康之家”他还说道“就算我们达到了那样的水平,但同西方比较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个时候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1986年邓小平又谈到“所谓的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利益,应是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他还讲到更重要的是“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是不多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康社会”这个新的概念,发端于邓小平考虑的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雄心壮志的精心的、成熟的、深思熟虑的思考。

我国20世纪末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将目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的、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实现小康以后,十六大又及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主要是因为我国20世纪末达到了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个小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00年底我国人均的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只是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同时我国将近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基本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2)我们当时达到的总体上的小康,主要是偏重于经济方面,即使是偏重于经济方面的,也更多的还是侧重于物质层面,解决人们的生存需要,解决衣食无愁、温饱有余,还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在上世纪末的时候还远远不够。

(3)我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同的省市自治区之间、各个不同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自然、历史、人文等各个方面的条件是存在着很大差别的,。所以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着差别。使得我国的东、中、西部和城乡之间,小康的实现程度存在着极不平衡性。可见即使是这样低水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全国来说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只能说是基本上达到。

因此我们说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成的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的享受小康生活。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经济的目标,一个是政治的目标,一个是文化的目标,一个是生态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失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体现了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有了这个奋斗目标就有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基点和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国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发展态势做出科学分析以后得出的结论。

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维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2003年时我国的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开始进入了人均GDP向3000美元攀升的一个关键时期。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时期存在着两个特点和两种可能性。

两个特点是指,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时期,既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的黄金时期,又是有深层次的矛盾凸现,社会矛盾容易激化的风险时期。

两种可能性是指,如果执政党和政府能够认清形势,举措得当,就能够推进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前进。像先前一些欧美国家一样。但是如果执政党和政府不能冷静的应对,判断失误,就会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和社会动荡不安等情况。像先前的拉美的一些国家。

所以这个时期是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高度的重视和切实的解决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力争实现第一种可能性,避免第二种可能性。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这种机遇不是很多的。所以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十分的要紧。

因此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切实利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为世界的和谐发展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一场革命

邓小平把改革称之为“第二次革命”。为什么和什么意义上把改革称为“革命”?从本来意义上说,所谓革命,就是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革命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手段,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而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的改良行动。它不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关系,不是经过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而是经过自上而下的有领导有步骤的行动予以实现,通常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1)邓小平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其起着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的。革命打破并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同样起着打破和消除生产力发展桎梏的作用,所以改革也是革命。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2)把改革称为革命,还可以从它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改革虽然不是对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不可能也不需要采取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激烈方式。但它也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新的探索和制度的创新。从广度上来讲,改革要解放生产力,就必须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所有障碍,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所以是全面的改革。从深度来看,改革是重新调整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过程,它必然会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必然给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

(3)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本来是两次性质不同的革命。为什么不说是第三次革命?邓小平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个意义上,将它们合在一起,看作是第一次革命。他说:“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国后完成了土地革命,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那个革命搞了三十几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134页)第一次革命是对旧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深刻变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第二次革命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原来的经济体制和与之相联系的政治、文化体制等方面进行又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第一次革命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次革命是使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与第一次革命一样重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可能是更加重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原来的经济体制和与之相联系的政治、文化体制等方面进行又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第一次革命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次革命是使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与第一次革命一样重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可能是更加重要。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通篇蕴涵着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这就是: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时,报告在回顾总结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历程、经验以及阐述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问题时,有两句斩钉截铁的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句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另一句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所阐明的这样一篇全面的、发展的“改革论”,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是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有助于齐心协力完成改革攻坚的。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的探索,七八十年代开始逐步明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今天人们谈到中国和苏东改革的不同特点问题时,常常用激进改革还是渐进改革来区分。这在一些研究转轨经济学或转型经济学的文章中几乎成了定论。似乎二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区别只是一个改革的方法和步骤问题。苏东国家搞“休克疗法”,企图毕其功于一役;而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渐进式的道路。有些人甚至认为,尽管前苏东国家实行“休克疗法”以来经济严重衰退,但它们毕竟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目前的状况只是改革进程中暂时的阵痛;而中国的改革尽管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因为采取渐进的方式,还没有实现前苏东国家已经实现的经济转型,所以最终还是要走向他们的模式。其实,用激进还是渐进来区分我国同前苏东国家的两种改革,是十分肤浅的,因为它根本没有涉及问题的本质。两种改革的根本区别在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完全不同。

对苏东国家来说,改革的出发点不是因为原有的社会主义模式存在弊端,而是认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注定没有效率、没有前途的。因此,他们认为需要改革的不仅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的经济模式,而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目的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为了用被它们看作富有效率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来取代没有效率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自然不是完善社会主义,而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否定。

我国改革的出发点与同苏东国家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所以要进行改革,不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定没有效率,而是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还存在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僵化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所以有一个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各方面的体制的问题。改革的性质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改革,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越性能够始终一贯、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总之,两种改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3、改革的性质和原则

第一.改革的性质

邓小平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性质。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场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向现代化转变的“伟大革命”。这是对我国改革性质的精辟概括。

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这两句话,把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说得很透彻、很深刻。联系当时的国内状况和国际大势,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际上是被当时的困境和压力逼出来的,其历史背景和根本目的至少有这么三条:一是要通过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继承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十年内乱给我国造成的危难和困境,在治穷致富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要通过改革开放,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三是要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顺应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使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摆脱落后、赶上时代,使我们这个党成为这个新的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这三个方面的背景以及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大力度地概括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根本任务就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所进行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而是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完善,是广义上的革命。任何社会制度都是由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组成的。所谓基本制度,是指该社会形态的本质所决定、并表现该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制度;具体制度,则是由基本制度所决定和派生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的体系。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是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这种基本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则是指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和科研体制等等,它们是由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决定并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务的,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相当大的可变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政治状况和文化状况的变化,这些具体制度在许多方面必须不断破旧创新。社会主义改革,就是改那些不能有效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以及政治、文化发展要求的具体制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确切和科学的提法,应当是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所以,改革对于我国来说,一方面成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基本形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也具有了解放生产力的性质。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制度,扫除障碍,解放生产力。因而可以说,比起革命是通过摧毁旧的基本制度,解放生产力,两者显然不是同一个层次,改革属于第二个层次。无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论断,还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观点,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二.改革的原则

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因此,改革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首先,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因为公有制经济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当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也并不是说公有制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平等的竞争中,充分搞活公有制经济,在共同发展中逐步形成各种经济成分的较为合理的比例。

其次,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邓小平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基本适合的方面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邓小平看来,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既然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前提,那就不能把发展生产力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去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四项基本原则的历史作用,正在于保护、促进和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认为,要发挥四项基本原则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就不能从抽象的原则出发,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和寻找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形式。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明确地把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与具体的经济政治体制区别开来,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我们也必须毫不动摇地对具体体制中的弊端进行改革,这二者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四项基本原则正是在改革开放中,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获得了自己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取得驾驭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动权,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发展、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个重大关系,其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全部矛盾关系中首要的基本关系,是总揽全局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是解决社会矛盾正确而有效的途径。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建设要实现两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解决好涉及长远性、全局性的两大课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是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同时还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能不能解决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取得了这样的共识,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只有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发挥和表现出来;只有发展了,我国才能尽快摆脱落后,进入世界现代化强国之列;也只有发展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更加稳定,社会主义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稳定是前提,中国必须稳定。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多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经济主体、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及就业岗位、就业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与此相应的各种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与变化,各种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促进的。没有改革,我们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没有发展,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总的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必须善于把深化改革的睿智和勇气、加快发展的方略和信心同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结合起来,使三者能够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应把握一条总的原则,就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既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又要始终注意适应国力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4页。)他还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79页。)这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和贡献都是相互的。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是对国际分工、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易于为我国人民所理解,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必须对外开放。(2)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内开放,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3)对外开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4)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的企业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6)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冒风险,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7)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现象,要注意很好地抓,决不能任其发展。(8)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现在生产力不发达要对外开放,将来生产力发达了,要更加开放。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可改变。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就深刻地阐明了对外开放的实质是吸收人类 。

文明的一切成果。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的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才有可能超越资本主义。过去长时期内,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看不到或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这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有利也有弊。最大的风险,就是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和消极影响,而这比起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要小得多;而且是可以防范和抵御的。有人担心会导致资本主义,其实是不可能的,无论怎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加上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举例:可口可乐进军中国大陆的例子)

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辅射和带动作用;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1)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具体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试点和起步阶段(1979——1983年)。主要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目的在于发挥两省作为侨乡和毗邻港澳的人文、地理优势,抓紧有利的国际机遇先行一步,取得对外开放的经验,首先是在两省内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1984——1991年)。对外开放逐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沿海地区推进,形成了覆盖293个市县、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开放地带。

加速步伐、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春至今)。相继开发开放沿长江6个港口城市、沿陆地边境13个城市,以及一批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自治区的首府)。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推进,开放地区已覆盖354个市县、55万平方公里、3.3亿人口。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内容来说,不仅包括经济,而且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就范围来说,不仅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现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由四个层次组成的。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特区,现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等五个经济特区。突出一个“特”字,一是对外经济活动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二是对外商投资在税收上给予特殊的优惠;三是特区经济坚持几个“为主”,即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成分以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特区是对外的窗口和基地,要把经济特区办成“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二个层次是开放沿海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在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方面给予项目的审批权;外商投资给予税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城市,经国务院批准可设置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

第三个层次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1988年,国务院先后确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第四个层次是内地。

(4)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对外开放的领域要进一步拓宽,要扩大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国际交换,加快工业和贸易以外其他产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逐步地、有条件地开放我国的服务领域。

迄今为止,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1)利用外国贷款。(2)发展补偿贸易。中国通过这种方式每年利用外资5亿美元。(3)实行加工装配。这种利用外资形式,有助于解决工人就业,提高工人生产技术水平,为国家创收,增加财政收入。(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中国已同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承包合同5万多份,累计派出近一百万劳务人员,完成营业额数百亿美元。(5)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合作开发。(7)国际租赁。(8)境外发行债券和股票。(9)对外投资建厂。1996年底,中国在境外办企业5 500多家,总投资50亿美元。(10)项目融资。主要方式是由外方提供资金,承担建设项目,投产后,由外方经营和管理并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合同期满后移交给中方,简称BOT融资方式。多用于如沙角电厂、三明市水电站、北京京通高速公路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

3、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坚持对外开放,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统筹安排对内对外经济工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形成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外经济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既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又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合作共赢的机遇。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新阶段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是:

(1)要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

要通过深化改革使国内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同国际市场经济接轨,从我国国情出发,按照国际经济活动的一般准则来规范我国的经济活动。同时,要使国内经济积极参预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2)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

实施“走出去”的内涵包括:第一,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第二,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劳务输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第三,支持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第四,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引进来”是对外开放,“走出去”也是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之初,限于条件,我们以“引进来”为主,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更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3)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改善外贸结构

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推动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进口的多元化。建立必要的储备制度。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完善有关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

(4)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有步骤地推进金融、电信、贸易和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积极探索通过收购、兼并和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投资。要把利用外资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兴办研究开发机构。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

邓小平说:“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6页) 对外开放是改革的必然产物,也是改革的重要方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当然也包括对外开放。面向新世纪,我们要努力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5)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

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我国可以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优势的压力。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日渐突出。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第一次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写进党的文献。

根据我国不断汇入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我们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另一方面又要树立国家经济安全新观念、增强经济安全意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

第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尽管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面临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但不能因此而盲目排外,闭关锁国。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二、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在一些关键部门与领域积极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

第三、合理利用WTO规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应该遵守WTO的规则,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但同时,我国应该合理利用WTO规则,在保护本国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作出努力。

第四、合理利用外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外资进入对我国根本利益的影响取决于外资进入的规模和部门、外资的控制力以及政府防范外资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预防措施等。政府合理管理和利用外资可以减轻或避免外资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第五、完善金融市场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入世”后我国宏观金融调控、金融市场监管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旦国际金融市场与货币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或出现资本项目逆差和国际收支恶化等情况,就有可能触发金融危机。我们必须完善金融市场管理体制和信息体系,审慎放开资本帐户,密切关注国际资本市场动向,提高对金融市场的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确保金融安全。

第六、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设计一套监测指标,随时进行监测和调整国内外政策,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和高效运行,确保国家经济不受重大损失。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623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64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140页。

上一条:王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讲稿) 下一条:现阶段前苏联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