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李恒瑞)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根植于中国社会、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的土壤,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和标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标志,是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关键的、首要的是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是发展,是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目标,它包含双重的含义或两大阶段的任务。一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这两大阶段的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历史进程所围绕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就是应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的历史进程。
——摘自《求是》2011年第5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根基
刘先春、杨志超(兰州大学必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根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理论总结》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有四大根基支撑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这坚实的四大根基的支撑下,不断向前发展。一是理论根基:用坚定的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要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要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双向互动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二是实践根基:客观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把握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始终坚持客观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把握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行。因此,客观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把握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依据。三是群众根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而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过程,归根到底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归根到底要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文化根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中国化,能够在中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能够在中国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不断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创新,建立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之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之一。
——摘自《理论学刊》2011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
包心鉴(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当代走向》一文中认为,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提炼概括为8个方面:第一,“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互为条件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有机统一的过程。继承坚持是前提,发展创新是关键,只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创造既适应时代要求又符合中国实际的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第二,“基本原理”与“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基本国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三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只有立足中华优秀文化这一文化沃土,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时代潮流”与“中国国情”融为一体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科学把握时代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只有既顺应时代潮流又适应中国国情,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第四,“本质统一性”与“形式多样性”
有机统一的规律。本质决定形式,形式体现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在坚持本质统一性的基础上创造多样形式,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第五,“客观要求”与“主观创造”相互促进的规律。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依据,主观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条件,只有将客观要求与主观创造融为一体,才能正确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六,“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有机结合的规律。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法宝,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思想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指向。只有将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和实现路径。第七,反对“教条主义”与反对“经验主义”
同时并举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贯穿着与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大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大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同时克服与防止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干扰。第八,“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相互支撑的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党的领导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党的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
——摘自《光明日报》2011年8月10日
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梁柱(北京大学)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根本性经验——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一文中指出,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统一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蕴含着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历史启示,对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历史启示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我们的思想方法搞对头。在全党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是党的思想建设带有根本性的一个问题。毛泽东紧紧抓住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学风同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积极在党内倡导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党的斗争实践表明:只有把思想方法搞对头,确立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思想原则,才有可能正确判明局势,了解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预察事变的进程,不仅洞察事变在目前怎样发展和向何处发展,而且洞察事变在将来怎样发展和向何处发展,从而保证党的政策和行动的正确性。历史启示之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必须把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际、坚持与发展、学习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毛泽东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的态度。在毛泽东看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实现中国化的前提;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点,所谓的中国化就会走入歧途。同时他又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上述两个方面的统一,就是毛泽东所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学风,也就是他所说的“矢”和“的”的关系。历史启示之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就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中间环节和桥梁。毛泽东不仅把调查研究看做是党必须遵循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把调查研究提到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的哲学高度来认识。正因为这样,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把调查研究作为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加以提倡。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以能够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制定正确的策略,是同他始终以一种“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恭敬勤奋地向群众学习、向社会作调查紧密相关的。应该说,紧密地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中求得真知,是毛泽东领导方法的一大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
——摘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启示
吴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启示与未来》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赋予我们深刻启示。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特定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都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换言之,就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必须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坚持这一原则,既要注意和反对片面强调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的倾向,也要注意和反对片面强调特殊性而忽视普遍性的倾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运用为实现途径的,既不是普遍性对特殊性的替代,也不是特殊性对普遍性的遮蔽。理论创新可以因由条件的变化表现为话语的转换,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则是创新的灵魂和根本原则,是任何意义上浓墨重彩的创新色调的底色。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不是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正是通过对这种底色的识别来加以判定的。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特定时期主要矛盾的解决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要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背景,站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把握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跟特定历史时期国内主要矛盾的解决保持高度一致。由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连续性的历史过程。现实的要求和矛盾最强烈地表现在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进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去提炼问题,研究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课题,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科学真理,它所具有的阶级特性凸现了鲜明的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则。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坚持真理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都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蕴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意旨,渗透着中国共产党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价值理念。四是坚持理论的人民性和实践的人民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而且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为落脚点,以此作为检验创新成果的根本标尺。坚持理论的人民性和实践的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把理论的说服力和现实的说服力统一起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理论创新成果是否认同,并不主要地将创新话语对未来的美好承诺作为依据,而往往是将自身根本利益的实现和身边党员干部的作为是否可以信赖和认同作为理论创新成果的直观标尺。任何一次理论创新,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真真切切的实际利益,才能为历史的真正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自愿接受;任何一次理论创新,也只有为历史的真正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自愿接受,才能在社会实践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摘自《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李士坤(北京大学)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主体。主体在这里是指对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作为这样的主体不能是某个个人,而只能是一个政党,在中国,它就是中国共产党。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方法论,被作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运用于考察、研究中国的命运和发展的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所获得的显著成就。不可否认,在中国成立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引进、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了一定工作,起过一定作用;但论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层次就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代表和标志。严格说来,个人是很难做到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从实质上讲,这种结合是群众的事业,不是少数个人所能完成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只有它才能担当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运用者,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主体和实施者。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它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是也不能是别的理论和别的哲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就是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化身。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开中国共产党不行;论到中国共产党及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离开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便无从淡起,因为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并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化身,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理论方面,表现为它的一整套方针、政策、路线和思想理论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定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观、方法论的贯彻落实,通过这种贯彻落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实践方面。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实际及所获得的空前伟大的成就。没有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一句空话,因为理论再好,没有实际成就的支撑也是无根的浮萍。中国共产党9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结出的丰硕果实,又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坚实基础。
——摘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7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活水
衣俊卿(中共中央编译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活水——百年经典著作编译事业的历史贡献》一文中认为,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不能忘记一项基础性工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首先要求经典著作文本的中国化。如果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障碍,这种经典文本的中国化就显得更加重要。坚实的文本基础,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理论基础、源头活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多、最全的国家。我国所翻译的经典著作文本不但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所表达的思想理论观点具有全面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防止那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态度,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其表现为:一是保证理论立场的坚定和理论基础的牢固。20世纪是一个世界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别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经历了异常复杂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不动摇,与他们通过系统的经典著作编译成果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际有机结合密不可分。二是推动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和全面。在我国学术界,很少人凭借外文文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和把握,绝大多数人依赖中共中央编译局提供的系统、全面的编译成果。这种具有可靠文本依据的扎实的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本身的创新,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
毫无疑问,目前中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术研究体系,乃至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不可分。三是有助于理论传播和宣传教育的广泛深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成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结构,引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诉求、世界图景、历史理解、社会心理、性格结构、话语体系等方面全方位的变革,在文化层面上深刻地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即人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30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上一条:王伟光:认真学习《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下一条: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