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发布时间:2024-06-11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陈雨露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落实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擘画,是高等学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要立足高校实际,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创新作为、勇攀高峰。

一、坚守魂脉和根脉,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立基

旗帜决定方向,方向引领未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同样,这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和前提。

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同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中。

坚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这样的要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厚滋养。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新征程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同中华民族拥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1935年9月17日,南开大学创始人之一的张伯苓老校长在新学年“始业式”上提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南开大学百年校史馆时,强调这“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把南开大学的爱国主义传统坚持好、弘扬好。每年金秋时节,南开大学新生都能在录取通知书封面上看到八个大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字校训开宗明义:南开培养的是既有为“公”之精神,又有为“公”之能力的人,是“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人。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强报国志、守报国心,为国家、民族、人民著书立说,为民族复兴伟业施展才华。

二、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握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完善的学科体系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要坚持系统思维,基于人类知识的体系性构成和发展趋势,既观 照已有基础,又进行超前布局,以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蓝图为导向,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要求精准发力,实现不同类型学科的差异化发展。例如,促进基础学科扎实健全,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普遍知识和一般理论的本土化建设,进而实现自主知识、自主理论的持续发展创新;突出重点学科优势,以社会需求、学术创新为动力,整合各方面优质资源,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地;强化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创新,瞄准哲学社会科学前沿加快研究攻关、引领学科发展方向,聚焦“高精尖缺”培养急需人才,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沃土形成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路径;重视冷门学科传承,通过持续性政策倾斜与扶持,充分发挥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深入推进学术体系创新。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恩格斯撰写《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论著为例,阐明体系化和学理化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必须坚持从时代问题出发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全面系统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提炼新概念、提出新理论,建设紧扣中国发展和时代需要的现代化学术体系。持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通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融合,形成契合时代发展的新方法,回答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真问题,不断取得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性成果。

全面加强话语体系构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多次强调要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明确要求“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力求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既将合理的、优秀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工具、方法融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又推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国际化,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对外阐释,提出科学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表述。同时,通过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期刊、中外文专著等,积极发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声音,在交流中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推动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三、充分履行高等学校职能,多措并举支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高等学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理应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南开大学建校之初,老校长张伯苓就提出“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强调要办“土货化的南开”。所谓“土货化”,就是要在认真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思想的基础上,扎根中国大地,着眼中国实际,进行中国化、本土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赓续南开传统,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

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的优势,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对我国发展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问题的实践需要,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总结自身发展规律、打破西方知识体系垄断的理论需要。高等学校承担着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任,同时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力军,要坚持以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观照中国历史、总结中国经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学理化、本土化、体系化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支撑。“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在校史馆轻声念诵这段话,连连赞叹:“说得好!”“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树什么人?这很重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近年来,南开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上不断发力。注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陶铸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不断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导向。坚持把专家型教师队伍作为核心竞争力,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持续健全完善人才引育工作体系,不断培育壮大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引导更多优秀青年学子投身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事业,推动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及时融入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培养体系。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激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动力。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 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组织科研”可以引导学者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新时代新征程,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南开大学素有创新创造的传统,在“日新月异”精神的指引下,南开人将瞄准国家和人民所需,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成果助推民族发展与时代进步。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高校在推动学术、人才、文化等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南开大学在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方面不断探索,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发展国际论坛”、“天津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不断做大做强“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等文化活动品牌,面向全球宣传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合作交流中展现了中国的价值观念和其中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来源:《求是》2024年第3期

上一条:坚持以“两个结合”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下一条:史前社会研究与人类历史的新奠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人类学指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