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逻辑理路
秦在东 张静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政治学学科中分离出来,升格为法学门类下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这十年中,从中央高层到各地高校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和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直是学术界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问题的讨论及其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这些讨论和争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好。本文正是接力这一目的,试从以下七个方面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逻辑理路。
一、科学化:学科建设的“立身之本”
同任何其它学科建设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严肃而严谨的科学工程。之所以称之为科学工程,就是说开展学科建设要遵循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大胆地创新地设想和设计某个学科的构成框架,假设合理的知识体系、工具体系和评价体系,但任何学科的本体存在与价值合理,都不是随心所欲地规定或通过制度安排来设置的。即便如此,也要更多地自觉考虑科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科建设要讲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更要讲科学。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科学。众所周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科学性的根本原因。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是发现、揭示和研究规律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不可被割裂的科学体系,割裂了,就不科学了;断章取义了,就更不科学了。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自在着一个严谨的学科体系(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在这个自在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创新,这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科学家们份内的职责。我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既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和世界情怀,也显示了中国学者的高明睿智和使命境界。关于这一点,稍有一些学识的人都不会否认。我们的问题是,撇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在的科学内容来搭建新的学科体系,甚至把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内容放进来,是否恰当,是否严谨,这确实是一个还需要仔细斟酌或深入考量的科学问题。
质言之,学科建设问题首先应该是一个科学问题,而科学问题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一般而言,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它包括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所以,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去探索。如前所述,学科建设是一个发现规律、揭示规律、认识规律、遵循规律的过程。违背了规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
二、标准化:学科建设的“价值尺度”
“标准”,即衡量事物的准则,是用来判定是不是某一事物的依据,也是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则。因此可以说,一定的标准是一个学科进行建设的最起码的价值尺度。如同建筑一幢大楼,怎么建?按什么规格建?事先有一个质量标准体系作为依据。一个学科要用什么知识材料来搭建、如何搭建自己的学科建筑,同样也有一个标准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标准化建设问题,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其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政治性特点和意识形态方向。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直接或间接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必须遵循的标准。这些标准的核心含义,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牢固掌握包括高校在内的一切领域的意识形态阵地,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社会主义的正能量信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标准不是单向性的,建设任务的主体责任单位在高校,但学科建设的质量标准范围应该辐射全社会。否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尺度就会存在“短寸”,就会出现知识盲区或“死角”,最终就会导致学科建设质量出现过多的“缝隙”。举例来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小学德育课就没有很好地实现“无缝对接”。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其他任何学科建设一样,也是质量工程。而对质量的监测与鉴定,都是由一定的质量标准来衡量的。近年来,中央一直非常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质量问题,在多个文件中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科队伍素质,完善机构设置,促进学科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调要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学科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标准化,就是在遵循学科建设规律的前提下,把学科建设既当做科学工程,也视为质量工程。
三、规范化:学科建设的“生命基点”
“规范”,即规矩,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去做事。学科意义上的规范“是一种限域,一种特殊范式,一个独立疆界。它是一个学科之所以成其为一个学科的基本支撑体。”[1]“规范化”是指学科建设的有序化、制度化、系统化的状态。2007年武汉大学主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报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存在较多的不规范问题,张耀灿先生曾指出“学科建设只有规范化,从有序到更加有序,才能可持续发展。不规范,无序,就必然鱼龙混杂,危及学术声誉,有违设置初衷,甚至危害学科生命。”[2]把加强规范化建设作为当前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既是对国务院17号文件“规范化、制度化”有关内容的具体执行,又是做好学科自身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如何才真正符合规范化要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者们还是形成了一些共识,如体制规范、制度规范、学术规范、教学规范、培养规范等等。本文认为,实现上述诸种规范并不难,因为这些规范是可以借助一定的制度安排来达到的,而真正意义的学科规范化是科学化的完整体现。也就是说,一个学科的规范化是由科学化来决定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学科”的本义是代表知识的门类和学问的科目。学科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自身的规定决定了学科的建制,科学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学科的划分以及学科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在科学与学科的相互关系中,学科是第二义的、被决定的,学科的建设是为了科学的发展,而不是相反。人们常说的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来建设学科,最基本涵义应该是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来谋划学科的建设,使得以规范化为目标的学科建设能够通过制度、组织、设施等方面有效地保障和促进科学的发展。因此有学者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拟应从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得到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有6个二级学科。它们是如何划分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关联,学科发展在当前的重点和难点及发展的评价指标是什么,这些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何建设、怎样发展。这就意味着规范化的问题,需要从理解当前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需要从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发展中得到确解。[3]
四、专业化:学科建设的“功能取向”
专业化则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育工作应该被视为一种专业。这种专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且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供公共服务。”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专业化决定着学科的功能释放及其释放程度、力度和强度。就目前学界的提法而言,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科支撑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在这个二级学科之下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尚需考虑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仅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员来说,他们的专业化程度与水平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迄今为止,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甚至包括中小学德育课教师,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且实际正常完成职业任务的过程,往往是打折扣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许多体制和制度层面的窘境依然存在。如:国家在培养和训练思政课和德育课专业人员的体制不顺,大学和中小学各自为政,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互不对接、对教师资格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比较混乱。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学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大学作为传播、发现、创造学科知识的专门机构,学科是衡量一所大学的标杆,同时也是一所大学的标志;专业则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专业的特色化促进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学科建设主要侧重于学科知识的积累、创新与系统化,形成有特色的学科学术成果,产生学科学术带头人、构建学术梯队;专业建设则侧重于学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形成先进的学科教学训练的思想和方法,组织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案,完善学科教学媒体与教学设施和其它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科建设离不开专业建设。
更进一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既要考虑为高校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也要考虑为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撑。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本文简称“两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性质,需要更直接地更及时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意志与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因此,将中小学“两课”及中小学衔接大学思想理论课问题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视野,建立高校和中小学“两课”的双向互动机制,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势在必行。
五、现代化:学科建设的“后发优势”
关于现代化的解释,学界有多种论点。本文倾向采纳“现代化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的见解。所谓“集大成”,就是善于吸取众长之和,以适应现代状况,并顺应未来趋势的过程。集大成的核心内涵是:过去与现代之长我采集,过去与现代之短我抛弃,顺应未来之长我独持。现代化的本意是针对社会发展而言的,泛指科学技术的高水平、农业发展的高度商品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以及都市化。同样的,学科建设现代化也是一个严整的体系:学科建设理念现代化是其灵魂,教育方式现代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是其双轮和两翼,而教育信息化则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今时代的最显著特征是“互联网+”新形态深刻变革着信息传播方式、人的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素质、价值观以及社会舆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现代化,则是要求积极融入“互联网+”浪潮,运用新技术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创新学科发展,占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高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首先,要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P9)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非常注重运用传播媒介传播自己的思想。“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壁垒再次被打破,信息传播呈现出随时性、自主性、交互性、针对性和海量信息碎片化的特点,手机网民成为网络大军的主力。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传播,就必须尊重群众传播习惯和接受心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互联网+”技术为载体,通过建立红色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经典理论用新段子表达,培养优秀的网络“意见领袖”[5],打造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突出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革新灌输和渗透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应建立网络预警及监控机制,警惕和反击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敌意污蔑。
其次,顺应“互联网+”浪潮创新学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顺应“互联网+”潮流创新学科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坚持“内容第一,工具第二”,始终根据社会存在创新研究内容,丰富学科体系,增强理论说服力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提高对西方意识形态侵袭的抵御力;二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大数据搜集、分析和预测功能,及时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状、群众思想现状和意识形态斗争现状,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学科资源共享、跨领域跨机构间的协同创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水平;四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从定性向定量转变,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六、中国化:学科建设的“民族情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本意上是一致的,这给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艰巨任务。这个任务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中国的学科发展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从而解决中国的问题,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时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来讲,就是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发出国声音,凸显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地。
七、国际化:学科建设的“世界眼光”
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直至在全球迅速传播开来,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国际化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归根到底就是要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的本原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不仅是拓展这一学科建设的新视域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传播的另一高位概念。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开放性建设和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两个方面。就前者而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孤芳自赏,而要放眼当今世界新动向。国务院2012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学说,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品质,积极关注和参与国际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重大课题研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提高自身学术研究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学科建设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开放性国际化建设应与国际人文社会学科发展趋势接轨,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增强理论自信,提高学科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探索建立学生交换互访和远程网络课程选修认定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读的国际交流;借鉴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合理经验以提高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自觉担当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国际使命和理论义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6]。传播好中国声音,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从本质上而言,意识形态与话语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在马克思看来:“‘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7](P34-36)因此,语言本身并非单纯是空气振动的“产品”,而是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活动产物的重要外化方式,是一种意识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纯粹抽象的语言符号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句话都必然蕴含着特定的思想、观念或精神,所承载的是各种意识形态内容。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角度来看,伴随当代中国立体式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我国构建意识形态在国际环境中话语权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掌控话语权往往意味着国家拥有强大的软实力,象征着高度的国家安全。毛泽东同志曾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现代意义上的“话语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说话和发言的资格,而主要是指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所以,一个国家如果在国际交往中丧失了话语权,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也将面临巨大威胁。在当前国际交往的背景下,中国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已是势在必行。中国学者的国际使命和理论义务就是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着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尤其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越性和强大感召力。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个彰显着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其内在的逻辑理路是:科学化是其逻辑起点,标准化是其内容准则,规范化是其生命线,专业化是其使命要求,现代化是其蓄力之源,中国化是其必由之路,国际化是其境界高度。这七个逻辑维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向度,缺一不可。只有认准和把握住了这些基本向度,我们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才不会偏离正确的逻辑理路。
(作者简介:秦在东,华中师范大学必威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牵头人,博士生导师,兼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静,华中师范大学必威博士研究生。)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