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当前位置: 必威 >> 正文

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申报说明

发布时间:2023-07-29 发布者:必威 浏览次数: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通知》,为帮助申报团队全面了解15个思政课类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选题背景、研究重点、跨学科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充分认识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对于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在思政课教师中牢固树立教学引导科研、科研支撑教学的学术导向,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研制了申报说明,现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选题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思政课的经典案例库研究

【选题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抽象的理论问题具体化、生动化,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方法,经典案例库建设是必要的基础工程。

【研究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各门思政课的具体知识点,形成明确的教学路径,按照高校通行的教学案例规范要求,分课程开发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思政课教学经典案例。

【团队组建】建议有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学科背景拥有丰富案例教学和编写经验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形成30个左右、达到集结出版水平的经典案例,达到审核验收标准、能够在思政课教研系统发布,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选题2: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融入思政课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选题背景】讲好新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对于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善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突破口和重点抓手。

【研究重点】理论联系实际、史论结合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收集整理各地区各领域在新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标志性素材,结合不同思政课程教材内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形成对象化、分众化教学资源清单,对照清单开发系列小视频、小故事、难点解析等优质教学资源,帮助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融入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深切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增进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完成30个左右小视频、30个左右小故事、30个左右教学难点解析等,达到审核验收标准、能够在思政课教研系统发布,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选题3:建设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

【选题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面向2035年、立足建设教育强国视域,思政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入脑入心育人实效。

【研究重点】强国建设,思政课何为?建设教育强国对高校思政课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提出迫切需求,应在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等六个维度,找准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前瞻思路和管用举措。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咨政报告、调研报告等2—3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选题4:大中小学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提升研究

【选题背景】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共同任务,也是思政课建设的难点,所谓“最后一公里”。要精准提升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针对学生年龄差异和身心特点,深化对各学段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性认识。

【研究重点】分众式、差异化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构成要素、增强机制和提升策略,收集分析不同学段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多维度数据,找准各学段的差异化优势和短板弱项,形成各学段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管用对策。

【团队组建】建议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中小学思政课优秀教师、教研专家等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咨政报告、调研报告、评估报告等2—3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选题5:思政课话语体系与新时代青少年话语模式融合研究

【选题背景】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必须把入耳入脑入心作为教学效果的根本评价标准。要加强对思政课话语体系和学生话语模式特点的研究,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用学生听得懂、能领会、有共鸣的青年话语,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讲清楚、讲明白。

【研究重点】综合研究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逻辑、内容、媒介、表达方法、传播效果等,深入分析新时代青少年认知心理和表达方式,实证研究不同话语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帮助思政课教师了解新时代青少年话语模式,改进教学话语体系,用学生喜欢的话语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增强教学效果。

【团队组建】建议有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咨政报告、调研报告等2—3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选题6: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机制研究

【选题背景】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思政课”。为推动工作方案落实落细,需要建立跟踪研究机制,及时总结做法成效,推广工作经验,为健全完善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机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研究重点】分析研究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思想认识、资源禀赋、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为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形成“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的建设合力,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的决策咨询意见。

【团队组建】建议有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咨政报告、评估报告等2—3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选题7:“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和成效评估研究

【选题背景】2022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总结推广可复制的基地建设经验和模式,不断优化基地布局,更好服务“大思政课”建设,需要跟踪了解基地建设模式和运行情况,科学评估基地建设成效,分类制定基地评估指标体系。

【研究重点】聚焦当前学校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原因,不同专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与学校对接合作的差异化目标设定,基地服务“大思政课”建设成效的评估维度和指标设定,对基地调整扩容的决策咨询意见。

【团队组建】建议有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评估报告1篇并被采纳,最终形成基地验收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工作手册1套。

选题8: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改革研究

【选题背景】不断完善适应思政课教师岗位职业特点、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是强化思政课教学评价导向、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对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具有导向性、决定性意义。

【研究重点】对不同地区、类型、层次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进行分析比较,梳理各校评价“指挥棒”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找准评价机制改革的瓶颈和难点,结合典型工作样本,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的目标导向和核心指标,对现有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创新的决策咨询意见。

【团队组建】建议有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资政报告、调研评估报告1—2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最终形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1套。

选题9:高校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队伍培养专项计划实施成效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研究

【选题背景】在“国家关键领域战略人才储备招生计划”安排“高校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队伍培养专项计划”,是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计划实施五年多来,已培养输送一批优秀年轻思政课教师,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参与该计划的高校不断增多,需要评估总结实施成效,为不断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依据,加快培养更多政治站位高、师德师风正、学科基础厚、科研潜质足、教学技能强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生力军。

【研究重点】对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意见》,分析整理各参与高校制定的培养方案,跟踪调研毕业生就业去向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估各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等提出决策咨询意见。

【团队组建】建议有教育学、统计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评估报告1篇并被采纳,最终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方案1份。

选题10思政课教师教学法快速提升方案和培训资源研究

【选题背景】思政课教师掌握教学法、熟悉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是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批中青年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师范培训、教学法素养比较薄弱,同时日常教学科研任务较重、难以抽出足够时间系统培训,需要针对这部分教师特点和需求,设计能够快速掌握教学法、提升教学能力的师训方案,开发相应的优质培训(自学)资源。

【研究重点】调研思政课教师教学法素养现状,明确特定群体对快速提升教学法的需求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开发配套培训资源并组织师训验证,保证培训方案和资源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团队组建】建议有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调研报告、评估报告1份并被采纳,最终形成思政课教师快速提升教学法的工具包1套。

选题11思政课教师网络育人能力提升研究

【选题背景】网络全方位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对“网络原住民”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学网、懂网、用网,提高网络育人能力。

【研究重点】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分析第四次科技革命对教育范式变革的深远影响、对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调研评估思政课教师网络育人的总体水平、短板弱项等,提出思政课教师网络育人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激励思政课教师加强网络育人工作的决策咨询意见。

【团队组建】建议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调研报告、评估报告1—2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最终形成思政课教师快速提升网络育人教学法的工具包1套。

选题12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重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选题背景】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高校思政课要紧跟趋势,实现数字赋能,推动育人模式和效果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研究重点】围绕“内容为王、数字为先”,明确思政课教学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思政课教研系统、智慧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等数字化建设提出决策咨询意见。

【团队组建】建议有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形成30个左右达到结集出版水平的思政课数字化建设创新示范案例、提交高质量咨政报告或调研报告1—2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选题13高校必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选题背景】必威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必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跟不上等问题,迫切需要推动传统经验治院向制度治院、文化强院转型升级,为办好思政课夯实工作平台。

【研究重点】全面调研评估高校必威建设标准落实达标情况,研究新时代高校必威建设规律特征和当前学院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咨询意见。

【团队组建】建议有法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形成30个左右达到结集出版水平的必威治理案例、提交高质量咨政报告或调研报告1—2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选题14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选题背景】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从严治党、坚持党的自我革命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需要,也是服务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当充分依托该学科,挖掘红色资源“富矿”,强化对思政课教学支撑,形成教学引领科研、科研支撑教学的良性模式。

【研究重点】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独立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加强学科研究成果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作用,推动学科专家与思政课教师深度融合,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发展等。

【团队组建】建议有中共党史党建学、历史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本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咨政报告、调研报告1—2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选题15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重难点及体系构建研究

【选题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重大任务。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研究重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理论问题,深入调研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做法成效、问题困难,全面评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实效性。深化系统把握和整体考察,对进一步形成铸牢信仰基础、铸塑价值共识、铸就精神家园的工作合力提出决策咨询意见。

【预期成果】研究周期内每年提交高质量咨政报告、调研报告1—2篇并被采纳1篇以上,以及高水平论文、专著等。

注:本文所指“被采纳”,主要指研究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或由中央国家机关出具采纳证明。

转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申报说明 (qq.com)

上一条: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报公告 下一条:第二届高质量党建工程研讨会暨首届高校必威书记论坛征文启事

关闭